尽管中小户型需求强烈,政府也从政策上、税收上有意引导,但根据北京中原的一份统计,今年上半年本市以中小户型为主的项目仍屈指可数,只有国贸DNA、茶贸国际、MOHO、锦上、尚东阁、北京上舍、茗筑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一边是中小户型强烈的需求,一边是开发商开发大户型热,开发商为什么不愿意做中小户型呢?
对于不愿做中小户型产品的原因,多数开发商承认,利润相对低是开发商不愿染指中小户型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在同一地段,定位为大户型的豪宅和定位为中小户型的普通住宅相比,单价高2000元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大户型产品做得好的,售价能比中小户型产品高一倍。除了利润较低之外,还有开发商提到三点不愿做中小户型产品的原因:
一是需求说,部分开发商认为,目前大户型在市场上需求较旺,市场需求决定了开发商愿意做大户型;二是客群说,业内有句行话,“单价决定档次,总价决定客群”,因为高收入者的钱要比普通老百姓的钱好赚,多数开发商都会以“高品质”为幌子,把项目的客群定位为高收入者,对于单价较高的项目来说,如果户型做小了,会造成“有钱人看不上,没钱人买不起”的客群错位;三是设计说,在保证功能齐全、居住舒适的前提下,做中小户型要比做大户型难得多,特别是板楼,以前开发商为了多出面积,通常的做法是加大板楼的进深,小高板的进深能做到18米,对于大户型来说,18米的进深也能把户型设计得很舒适,但对于中小户型来说,五六米的面宽怎么做都不好做,而让开发商增加舒适度、缩短进深、减少销售面积,不亚于“虎口里拔牙”。
对于以上原因,利益较低无疑是开发商不愿做中小户型产品的核心原因,但据记者了解,即使利益较低,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做中小户型的利润仍然可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告诉记者,在土地招拍挂以前,开发一个项目的毛利润至少在50%以上,有些开发商拿地成本低,能实现100%的毛利润,如果按投资回报率或资金使用率算,利润率更高。目前做项目利润率低了,但30%毛利润还是能保证的,如果做中小户型,基本能保证20%以上的毛利润。20%的毛利润虽然不低,但对于从“一夜暴富,一开就发”出身,过惯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开发商来说,还是不愿接受。
有开发商辩解不愿降低利润做中小户型的原因时说:“因为房地产开发资金量大,受政策、宏观经济影响大,开发风险也大,所以利润率就应该高于其他行业。另外,开发商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在合法的前提下,开发商追求高利润无可厚非,因此,除非迫不得已,开发商不愿做中小户型也是正常的。”
算账
小户型与大户型利润差在哪儿?
一位开发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项目的成本主要有三块儿,土地成本、建安成本以及资金、管理、推广等其他成本。对于土地成本,同一个区域,容积率一样,大小户型的土地成本是一样的,以东南三、四环为例,地价为每平方米4500元左右;对于建安成本来说,因为中小户型墙体、管道、门窗等更多,楼板的承重力要求也更高,中小户型产品建安成本要略高一些,一般比大户型产品每平方米高15%左右,比如塔楼大户型产品建安成本在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中小户型产品大约在2200元左右;对于资金成本、管理成本、设计费、税费等其他成本,中小户型产品与大户型产品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同样的成本,售价却相差甚远,相对于小户型而言,大户型更容易做出品质,更容易包装,另外大户型产品多定位为高收入家庭,因此价格提升的空间较大。还以东南三、四环地段为例,目前公开成本在每平方米7000元左右,如果做中小户型产品,单价卖到每平方米9500元就很难了,而做大户型,定位为高档豪宅,再加上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的精装修成本,每平方米卖到14000元也是有可能的。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