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住房“倒按揭”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倒按揭”这个“舶来品”在国人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它的实施渐行渐近……
“倒按揭”从后台走向前台
“倒按揭”又称“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即指房屋产权拥有者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综合评估房产拥有者的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有价值和预计人去世时的房产价值等因素,然后每月支付房产拥有者一笔固定的资金。期间房产拥有者继续获得居住权,直至其去世。最后,金融机构将其房产出售,所得房款用于抵消房产拥有者在抵押期间所得到的资金。有的国家还规定,若过后房产升值了,多余资金则归还房产拥有者家属。
“倒按揭”方式最早起源于荷兰,至今已有20年余历史。由于此种方式主要用于拥有房产的老人,又称“以房养老”模式。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代,“以房养老”越来越成为社会一大热点,不少金融机构和开发商跃跃欲试。
2003年,国内一家知名房地产开发集团率先提出实施“倒按揭”模式,呼吁尽早将国外的“以房养老”模式引入国内。
2006年2月,上海绿地集团在推销“21世纪城孝贤坊”楼盘时推出一个被称为“忠孝两全”的“以房养老”模式,该模式从某角度说类似于住房“倒按揭”。
2006年3月,上海市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呼吁对老年人开展“以房养老”的尝试,此举引起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注意。该中心政策法规处表示,将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研究,争取尽快制定一个初步构想。
2007年10月,上述国内知名房地产开发集团拟定一份“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方案,该方案很快就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据了解,实施“倒按揭”的具体操作单位则是一家国内的人寿保险公司。
2008年4月,上海市民政局和市老龄办联合召开一次关于如何开展“以房养老”的新闻发布会,表示上海已对“倒按揭”这一“不靠子女靠房子”的新型养老模式予以较大的关注,目前已经进入正式研究阶段。该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如下信息:
我国80岁以上高龄人口正在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老龄化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上海是国内第一个步入老龄化的城市,老龄化比例超过13.4%,位居国内之首。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超过30%。
为“倒按揭”算一笔账
不少专业人士认为,“以房养老”作为一项新兴事物能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现实生活水准。如果在金融创新方面能有所作为的话,“倒按揭”完全可以在国内迅速推广。
一位保险公司人士说,国内保险业通过短短15年时间,今天已发展到保险覆盖生、老、病、死、残等各个领域,唯一空白的就是“倒按揭”。目前国内养老保障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社保、商业保险和企业年金。其中社保只能保障市民平均生活水平,商业保险比较适合年轻人和生活较富裕的人,而企业年金只有少数企业才能享受。如果通过“倒按揭”方式将老年人拥有的资产通过配置变成其生活资源之一,则弥补了国内保险体系的一大缺口。目前很多“空巢”老人生活水平低下,实施“倒按揭”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其生活水准。
有人替一位63岁老人算了一笔账:该老妇居住的房子目前市价为80万元,按上海女性平均期望寿命82周岁的话,老人理论上预期寿命为19年。19年以后该住房和土地增值估计约40万元,算去那时房屋折损30万元,房价总价约90万元。除去房价评估费、税费等费用,金融机构可按照房价的70%支付老人一笔资金。按月度计算老人每月可获生活费约为2700元,加上自己低保金约350元(2008年8月后执行),老人每月可有3000多元现金可自行支配。尽管只是一个粗略算法,但老人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实是提高了。
实施“倒按揭”并非一帆风顺
尽管“倒按揭”日渐深入人心,其优点也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若要真正实行并非易事,至少目前人们还存在不小的争议。
争议一:社会反应不一
目前不少老年人对“倒按揭”还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以身试法”。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近日透露,2007年前曾经开展过一次“以房养老”的试点调查。当时连续向许多老人写信征询意见,结果不足10个老人回了信,而愿意报名者更是寥寥无几。据传,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不久在几个报名老人中选出一户进行试点,以后的情况不得而知。
作为当今时势下的老年人有着不少疑虑和担心,其中不乏对此种模式不了解,也有的担心同子女产生不必要的纠葛。更有的表示把房子抵押掉还要好好算计一下,不少人抱有“千算万算算不过专业金融机构”、最终可能吃亏的思想。正因为社会对此反应冷淡,致使有关部门和机构迟迟下不了推出实施方案的决心。
争议二:子女无法接受
眼下国内人士认为,此举有悖于传统的伦理亲情道德观念。一位社会学教授说,欧美人家庭视“倒按揭”为正常现象,但中国不行。这里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止境的,造成下一辈要求上一辈越来越多的单向支持。不少老年人或许会想,一旦房产抵押掉了,那么家庭的亲情也有可能被“抵押”掉了。一方面老年人在感情上无法接受,另一方面子女们更无法接受。因为,许多年轻人买不起房子,期望通过继承父母的房产权获得房子。“倒按揭”必然剥夺子女的这一房产继承权利,可能更加深独生子女背景下“空巢”老人的困境,最终遭受损害的还是老年人自己。
争议三:存在多种风险
一位银行业人士说,作为金融机构一般不太愿意推出“倒按揭”项目,其中隐藏诸多风险。
正常的房地产按揭是银行用存在风险的房产(价值随市场发生变化)换来稳定的现金流,而“倒按揭”则是银行用稳定的现金流换取风险较大的房产。而且操作“倒按揭”手续十分复杂,其中涉及到房地产评估、利率的不稳定、人的寿命预期、房价波动造成抵押资产的变化、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动等许多难题。一旦出现不稳定状况就有可能发生违约现象,到时金融机构很难收场。
金融机构还有一大心理障碍,即目前国内的土地使用权体制。我国目前住宅土地使用权期限70年,如果购房者花二三十年时间还清房贷,等到退休后再申请“倒按揭”,那金融机构对房地产所拥有的年限权益已所剩无几。另外,一旦房子需要拆迁,那“倒按揭”岂非成为无本之木了吗?如果对上述政策和变化没有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会有积极性吗?
“倒按揭”技术方面同样面临一些“瓶颈”制约:“倒按揭”目前实行的是“联体保险”,必须同时计算夫妻两人的预期寿命。对于这种不可靠的“预测”,其技术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该银行人士认为,欧美国家之所以流行“倒按揭”,这同那里实行高额的遗产税有很大关系,这可以使老人在“以房养老”还是“留下房子”两者之间较容易地作出选择。以美国为例,子女要继承包括房产在内的遗产须缴纳60-80%的遗产税,这就使许多老年人从经济角度选择将房产“倒按揭”,子女对此也少有异议。因此,目前国内还缺少实施“倒按揭”的生存土壤。(葛颂茂)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