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透露,用公积金贷款在北京购买90平方米以下的限价房,首付款比例只需购房款一成,并免除最高1500元评估费。与此同时,北京今年推出的第二个限价房项目用地入市,位于昌平区的回龙观,销售限价为6500元/平方米。
接二连三的两限房消息让吴玉着实眼热了一把。去年升职加薪的她第一次达到个税申报标准,完税1万5千元。欣喜自豪之余,吴玉多少也有点小遗憾:12万的年收入让她彻底告别了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范畴。4月下旬出台的北京限价房准入标准规定:城八区3人及以下家庭,年收入须不超8.8万元。
近两年的时间里,吴玉捏着50万房款,转战京城大小楼盘,至今仍无斩获。房子仿佛总是近在眼前,却又总是擦肩而过。
好梦乍醒 15年老房卖价够高
吴玉,28岁,公关公司职员。2006年底,她和准老公带着双方父母的赞助和两人几年来的积蓄加入了京城买房大军。50万,吴玉觉着有这笔“巨款”在手,选一套满意的房子应该不是难事。然而,事实很快搅乱了她的好梦。
就在前一年的7月末, 《北京市2005年度土地供应计划(试行)》首次透露,二环路以内将不新增住宅商品房项目建设用地供应,三四环内新建经济适用房用地供应也将受到限制。随后,以上区域内的新房上涨速度加快。最让她咬牙切齿的是,“一套东四十条上世纪90年代初的老房子,竟然也喊出了每平方米8000多元的价格”。
转眼到了2007年元旦,吴玉又看中了崇文门新景家园二期顶层的尾房,9700元/平方米的价格让她犹豫再三。售楼小姐却是不慌不忙:“这样的房子也只剩6套了,最近很多人来看。”两个月后,那6套房只剩下1套,价格还涨了500元/平方米。
这对小青年冷静地坐下来,重新梳理他们的资金状况。在一份详列二人收入与支出的明细账单中,没有奢侈运动,不张扬臭美欲望,没有喝酒、抽烟等不良嗜好,不承担奉养父母和抚养孩子的负担;即便如此,供一个百万元左右的房子,按最低首付比例,贷款30年总款额就要翻倍,月供超过5000元。此外,养一部车每月花费1500元,再加上物业费、水电费、餐费、通讯费、娱乐费……各项开支合计约9000元/月,每月结余只剩不到两千元。
“而且,手里的钱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都投进房子里,还要装修、结婚、生孩子……”眼看着薪水往上涨的吴玉对自己的收入还挺满意,可一旦把买房提上议事日程,钱似乎就不那么够花了。
年入12万 上下不靠遭遇“瓶颈”
吴玉可不想做“房奴”,她希望有了房子也能保持“适度享乐”的生活品质:周末和准老公看场话剧,遇见心仪的手袋不至于囊中羞涩……尤其是踩进了“高收入阶层”的门槛,对生活质量总得有点要求吧?
但是,一番分析下来,原本自我感觉良好的吴玉不情愿地发现,自己的实际状况有点上下不靠:面对低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房和她绝缘,调整后的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1人户家庭年收入须在22700元及以下;动辄过万一平方米的商品房可望而不可及,曾经一度热切盼望过的限价房现在也只能看着眼热。这种在“市场”与“保障”之间的“夹心”状态让吴玉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购房计划。
几张填满大小“战役战况”的表格被挂在墙上对比研究。吴玉决定放弃二环,放眼四环。东四环外楼盘东岸放号,只能本人凭身份证领号,吴玉公务在身无法前往,半月后,再放号时,同样楼层同样户型,已从7100元/平方米变为7800元/平方米,100平方米的房子要多付7万元,还必须当天首付。
吴玉咬了咬牙,揣着存有十几万元的卡到了售楼处。12个竞争对手面对着7套房。每套房开卖的时候,愿意买的人就把自己的卡片放到抽号箱里。吴玉决定只买自己最喜欢的那套,那是当天最贵最好的房,最后一个推出。
名片大小的卡片,上面写着数字“12”和自己的名字。在送出它的一刹那,吴玉看到了伸向抽号箱的另外4只手。心提到嗓子眼儿,几十秒后,还没来得及酝酿情绪,吴玉就出局了。
再看看身边的战友,“夹心层”还真不算少,最常见的是“傍老族”。吕焕,研究生毕业,工作刚半年,就和女友从东北老家父母那儿分别拿了20万元买房。“都被我们掏空啦!”说这话时,吕焕直嘬牙花子。
症结 期望过高还是供应不足
近两年的辗转奔波,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吴玉还是想在东城选一套二手房。“新房户型都大,总价太高。”她把自己能承受的价格上调到了1.2万/平方米。实际上,在这个区域,喊出这个价钱的房子并不好找。偶然碰见一处,所有房间还都朝北。“其实租房子现在也不是不能过。”吴玉决定还是等一等。
收入绝不算低的“夹心层”遭遇购房瓶颈,究竟是市场供应有问题还是“夹心层”自身期望过高呢?链家地产的市场总监金育松认为,两方面原因都存在,但更多的是市场供应体系的问题。“从去年开始,政府大力建设包括两限房在内的住房保障体系,整个供应体系正在逐渐完善中。但是,目前市场供应量与需求仍然存在偏差。”在他看来,市场的需求呈梯级消费,供应也应当有多个层面。
不少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人士认为,市民应该破除解决住房就一定要买房的观念,特别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在事业起步阶段,如果超过自身实力买房,大多数会变成“啃老族”,加重家庭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导郑祖康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解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不能都靠买,如果能有长期稳定的房子可以租,也是个办法。现在要解决的是,怎样提供稳定的租赁房屋。
金育松认为,如果把存量房盘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市场多层面的需求。比如在城区较好的地段,很多公房业主获取房子的成本很低,但房子租金可观,大多不愿出售。“北京现在有400多万套存量房,每年能盘活其中的5%至6%,就有10万到30万套房子。而去年是1999年以来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最高的一年,也没有突破10万套。盘活存量房要比增量供应容易。”
在西三环外的曙光花园,吴玉看到几乎每个楼层都有至少1户长期没有人住。入夜,城市的很多楼盘灯火黯淡,空置率让买房人望房兴叹,也让买房人有所期盼,盼望这些空着的房子能进入市场。(张棻)
谁是楼市“夹心层”
28岁上下,年收入10万左右,处在事业的上升拼搏阶段,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也开始提上日程。他们不具备购买经适房、两限房的条件,而一旦购买高价商品房又会严重拉低现有的生活品质,成为“市场”与“保障”的“夹心层”。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的政策措施,让他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