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是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正式实施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在中大恒基买房的闫先生成为第一单的使用者。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京城几大中介机构4月15日前都在加紧替客户办理相关手续,争取抢到第一单。“我们的客户被当时的阵势吓着了,掉头就走。否则,资金监管第一单就是我们的。”链家的市场部工作人员无不惋惜地表示。
事实上,抢到第一单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但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则成为二手房交易一个新的里程碑。
渐行渐近的规范化
4月15日,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发布的《北京市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划转操作规范(试行)》(下称《规范》)正式实施。与此同时,《北京市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账户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开始试行,凡2007年4月15日后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的,要么通过“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划转交易资金,要么买卖双方协商自行过款。
《规范》明确了房地产经纪机构、交易保证机构在从事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划转业务之前,应向市建委备案,领取《设立“专用账户”保证机构备案证明》。备案工作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委托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具体承办,开设“专用账户”,同时将100万元保证金存入保证金账户内,并与中介协会签订《存量房交易保证金托管协议》。
据北京中原三级市场部研究中心统计数据可知,在4月15日资金监管执行首日,各分行中咨询资金监管相关事宜的消费者很多,有超90%消费者认可资金监管政策,表示会采取资金监管这种方式,来保障房款安全。
仅有不足10%消费者担心操作麻烦和放款速度慢而不采取资金监管。
而已经开始征求意见的北京存量房屋买卖合同将为资金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据悉,标准合同中包括了使用的专项资金监管账号等内容。另据了解,存量房交易的网上签约也施行在即。
标准合同、资金监管、网上签约,京城二手房市场新秩序正在逐步建立。
市场整合在即
资金监管从幕后走到台前,确保了二手房交易安全,但无疑也为整个行业投入一枚“重磅炸弹”。政策公布后,京城房产中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骚动。我爱我家透露,市场上部分只有一家店或者两三家店面的小中介,在政策下发后已经陆续关张大吉。更有甚者,部分小中介干脆直接转行,连牌子都没来得及换就做起了其他生意。
另一方面,4月16日,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网站公布了以链家为首的8家获得资金监管专用账户的保证机构的公司名称。据了解,“链家地产”成为首批第一家并且也是唯一一家在中介行业协会公布六个资金监管专用账户的经纪机构。据北京市中介行业协会的资料显示,近期申请资金监管资质备案的机构约50多家,到16日为止,只有8家的专用账户信息获得公布。
原因是此次建委设置的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门槛”较高,有三个硬性条件。熟悉房屋交易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信用档案无不良行为记录;注册资本应不低于100万元;向本市专设的存量房交易保证金专用账户存入100万元保证金。另外,未设立“专用账户”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其成交业务的交易结算资金应通过设立“专用账户”的房地产经纪机构或交易保证机构实施划转,不得自行或委托其他经纪组织代收代付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虽然,一些小中介可以通过设立“专用账户”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划转,但是,如果较大型品牌中介不愿做这样的业务,那么,这些小中介也是无法存活的。
小中介赖以生存的“吃差价”、“借钱生钱”等零成本、快速“融资”渠道被“封杀”。以往市场上部分小中介公司,不单单只依靠佣金吃饭,而且是将买方暂时滞留在中介账户上的购房款“挪用”,用于炒房、炒股或进行其他投资,以便“借钱生钱”。另外,还有部分小中介“低进高出”倒买倒卖房屋,然后骗吃差价。在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尚未实施前,这也是许多小中介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行径。但是,在《规定》实施后,不良小中介依靠代收代付客户资金、吃差价来维持公司运转和店面扩张的这种赢利模式,势必也会因出现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最终被市场过滤掉。(许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