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银行推出“轻松安居贷”,购房人头3年几乎不用支付本金(3年本金只还100元),只支付利息,这样短时期内可以大大降低购房人每月还款额度;参照此前一些银行的“气球贷”、“双周供”等业务,银行在房贷业务创新上可谓不遗余力。
然而,仔细分析这些新业务我们会发现,银行单方面宣称的“减少月还款总额”、“少支付利息”等优点,无非都是通过“减缓本金还款速度”、“变相提前还贷”来实现的。以“安居贷”、“气球贷”为例,这两种贷款表面都打着能在短期(3、5年不等)内让买房者月还款额度大幅下降的幌子,其实是通过短期内减少本金支付量实现的,也就等于变相延长了本金的“滞留”时间,从而使得消费者在今后的日子里将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事实上,“安居贷”和“气球贷”的特点在于:通过多支付成本(利息)来换取短期内的现金积累。显然这只对于短期内有刚性消费需求或者具有更高投资回报渠道的“特定人群”才有意义。就大多数普通购房者而言,最好还是老老实实,每月该还多少就还多少。
银行推出新业务当然无可厚非——方便消费者的成分也是值得嘉许的。可问题在于,在推广这些房贷创新业务时,银行方面往往只对消费者强调产品的优点,对消费者将要付出的代价或可能承担的风险,则要么模糊应付,要么闭口不谈。这种做法,我们其实可以理解为“忽悠”——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金融知识了解有限,银行若不进行充分告知和详细解读,就极易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判断。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房贷创新”的层出不穷,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银行间“争夺”房贷客户资源的激烈程度。由于近两年国家执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银行房贷业务量出现下降趋势,为抢夺房贷客户,花样繁多的房贷新业务便诞生了。这也说明房屋贷款依然是当下银行最重要的优质贷款资源。
其实,在这一领域并非只有通过“忽悠”才能搞出名堂。比如“倒按揭”,就是一种又实在又新颖的房贷业务——老百姓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银行在一定年限内按房屋总价的一定比例,每年支付给购房人一笔费用,到年限后清算房产价值并一次还清银行贷款。“倒按揭”业务在欧美国家已经很成熟,可以实现“以房养老”的社会功能。去年两会期间也有人大代表提出相关议案,但至今国内还没有一家银行涉足。(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