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谜游戏终于结束。
年近三十的林夕唉声叹气地接受了无奈的现实。就在几天前,北京限价房购买资格条件正式公布,限价房购买条件要求京籍单身人士年收入在3.8万元及以下,家庭年收入在8.8万元及以下。也就是说林夕将与限价房无缘。他被排除在购买资格之外的原因不是无力购买,而是家庭收入高于上限8.8万元的标准。
再奋斗十年
林夕的故事是个令人相当悲观的案例。他的故事也许被北京成千上万的中等收入者共同拥有。比较有趣的是,林夕本人是令人觉得荣耀的2008年奥运场馆建设、管理中的一分子。他跟其他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认为日益临近的奥运会会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但却没想到奥运会让房价涨得更快。
从2006年北京市政府提出限价房设想以来,林夕一直在观望和等待中。他和爱人不断放弃购买商品房计划,而每一次观望之后是房价的大幅度上涨。每一次上涨都给林夕更多的压力,将希望寄托于限价房上。但是,现在,一切都要泡汤了。
有人说,等限价房简直就是一场豪赌。输家的结局就是要比以往多付出一倍的价钱。林夕选择接受现实,“都说胳膊拧不过大腿,政策不会变的,我们只能咬咬牙,再多奋斗十年吧”。近一周的时间里,林夕改变了业余生活习惯。从泡在限价房QQ群里打听消息转而开始搜索商品房楼盘资料。“听说紫金新干线项目挺便宜的,我准备周末去排队。”林夕说。
紫金新干线是位于北京霍营的一个新建商品房项目,单价为8000元至9000元每平方米。这是目前为止,林夕认为地理位置还能忍受,价格又最便宜的项目。当然,如果在一年之前,相近位置的商品房价格还仅仅只有这个价格的一半。相信很多人都会像林夕一样后悔,当初要是不等着限价房,早买商品房就好了。
8.8万元到底是什么样的界限?没有人能说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符合这个条件,又有多少人将被抛弃在外,去接受每平方米低则上万,高则数万的商品房。但是毫无疑问,家庭年收入超过8.8万元的家庭在北京并非小数目。按照新的购买资格,预计至少有一半的中等收入家庭被排除在限价房之外。林夕向记者开列的家庭收入单中,他本人年收入不到6万元,爱人年收入8万元。这样的收入对于夫妻二人均在企业工作的家庭来说非常普遍。
权宜之计?
如今,中等收入阶层均感买房困难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重视。万科企业董事长王石在他的博客中指出,当中等收入阶层买房子都感觉困难的时候,这个市场一定是有问题的。而在2007年底结束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和副部长姜伟新都一致提及该问题。姜伟新将之列为住房保障和稳定住房价格的第二大目标,“在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要把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大胆探索。”
根据世邦魏理仕环球研究部提供的数据,2007年北京共提供限价住宅用地10块,土地面积累计165.6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平均售价在4800元至7300元之间。世邦魏理仕环球研究部高级经理覃晓梅分析,2007年北京市政府超额完成了限价房计划,预计2008年完成300万平方米的任务没有困难。“根据北京近两年的市场情况,北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总计在2008年将达到整体市场份额的30%左右,北京房价涨幅一定会有所抑制。”覃晓梅说。但覃晓梅同时也称,“按照这样的速度,每年也只能解决4万套左右限价房。”而据统计局数据,200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633万人,比2006年末增加52万人,是2001年以来人口增加额最高的一年。即便在不考虑分配的公平和公正性,这个数字与中等收入人群的实际需求也相差甚远。
有一点没有被关注到的是,尽管限价房的反响轰轰烈烈,实际上,它目前并没有作为政府的统一目标,被严格纳入住房保障系统之中。据了解,目前限价房只在房价上涨过快城市中存在,并由各地政府灵活掌握。建设部的高层官员在鼓励各地政府推进限价房工作的同时,也有所顾虑:“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解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办法不能对未来住房市场化改革形成障碍。”
这样的顾虑是否意味着,限价房在某种程度上只是稳定眼下房价的手段?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现有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政策仍旧不能保证房价稳定,又该怎么办?
就如覃晓梅所说,“低收入人群的问题现在基本能够解决了,真正悲惨的是像我们这样收入不低也不够高的人”。随着房价的上涨,在初步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之后,占房地产消费主体的中等收入人群住房消费,究竟以何种方式满足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之前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关部门曾经考虑过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建设价格便宜而稳定的普通商品房,并提供全力的金融支持。这是一个很大胆的设想,如果实行意味着房地产业整体格局的改变。无疑,房地产消费的主体满足方式的改变将决定未来房地产行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变化。(姜洪桥)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