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北京的开发商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战,一方面是成交量明显萎缩,另一方面,紧缩的信贷政策看不到放松的迹象。在严峻的市场环境面前,有着扎实过硬品牌可信度的开发商才能度过寒冬,迎来春天。 中新社发 追影 摄
|
2008年以来,北京的开发商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战,一方面是成交量明显萎缩,另一方面,紧缩的信贷政策看不到放松的迹象。在严峻的市场环境面前,有着扎实过硬品牌可信度的开发商才能度过寒冬,迎来春天。 中新社发 追影 摄
|
2008年以来,北京的开发商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战,一方面是成交量明显萎缩,另一方面,紧缩的信贷政策看不到放松的迹象。开发商匆忙上阵应战,在频频打折促销的同时,加大融资力度,放缓拿地节奏,但是收效并不是很明显。有业内人士提出,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期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开发商应当“猪坚强”。然而,在严峻的市场环境面前,有着扎实过硬品牌可信度的开发商才能度过寒冬,迎来春天。
成交量低迷房企受困
在很多房企老总看来,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楼市可谓是愁云惨雾。经历了去年下半年“卖房像卖白菜”一样的时代后,今年楼市成交量明显下降,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卖不出一套房的项目并不鲜见。
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网上签约总量为40600套,比2007年同期的65004套下降了38%。7月份,北京商品住宅期房网上签约面积595642平方米,同比下降62.7%,环比下降33%。
奥运会期间,成交量更是跌至新低。数据显示,这17天北京住宅期房及现房的签约总量为1780套,日均签约套数仅104套,此交易量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
对于“卖房才是硬道理”的开发商来说,成交量低迷直接影响到其资金回流。房地产开发本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销售回款,销售不畅则让开发商背上了沉重的资金链压力。比低迷的销售情况更让开发商头疼的是紧缩的信贷,银行实施的二套房贷新政、严控新增开发贷款政策,无疑又像一道道“紧箍咒”,崩紧开发商本已脆弱的资金链。
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和洗牌在所难免。
房产大鳄欲寻路突围
面对多重压力,万科等一些知名房企开始积极行动,以期度过非常时期。一些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进行融资,还有一些公司收缩战线谨慎拿地,也有一些公司选择进行逆市扩张。
8月27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已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即将向社会公开发行面值不超过59亿元的公司债券。据此前的公告披露,万科此次募集资金用途为,拟用15亿元调整公司目前的负债结构,优化负债比例;拟用剩余募集资金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改善公司资金状况。
在万科增发获批之前,已经有多家上市房企走上增发道路。统计显示,今年5月份至今,保利地产、新湖中宝、万科A、北辰实业、中粮地产、招商地产和亿城股份分别发行了43亿元、14亿元、59亿元、17亿元、12亿元、80亿元和9亿元的公司债券。
在加大融资力度缓解现金流压力的同时,多数房产企业也开始注重“节流”,体现之一就是拿地越来越谨慎。在经历了去年土地市场上“地王”频出的疯狂时代之后,现在开发商在拿地方面已经趋于理性,比如富力,就表示其2008年将“拼命卖楼,放缓拿地”。
不过,也有一些房企没有放弃逆市扩张的脚步,以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万科即是其中的代表。万科中报显示,今年截至8月份,万科已经收购12个地产项目,收购项目规划建筑面积(按万科权益计算)为387万平米。
品牌可信度时代呼之欲来
奥运之后,一些开发商冀望“金九银十”楼市能有大的起色。不过,专家认为,去年北京楼市价量“突飞猛进”,实际上已经透支了房价和成交量。在经历了去年的大涨之后,购房者的预期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观望短期内不可能改变,这也预示着楼市今年的“金九银十”可能会落空。开发商需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对于开发商来说,打折降价刺激购买力不是不行,但不是根本之计。在经历了良莠不齐的时代之后,行业的洗牌大幕已经拉开,只有那些有品牌可信度的开发商,才能受到购房者的青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和发展。(记者 杨娟娟)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