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新加坡。 中新社发 刘万强 摄
|
资料图:新加坡。 中新社发 刘万强 摄
|
在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大堂前厅,高高悬挂着一幅书法:“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中国唐代大文豪杜甫先生的诗句,也是建屋发展局的局训。
非常巧合,当我们正在新加坡的组屋群中采访时,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联合国刚刚于6月份将2008年度的“公共服务奖”颁发给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以奖励这个国家推行了44年的“居者有其屋”计划。
44年来,新加坡政府总共建造了90万套组屋单位,令全国80%人口住进了组屋(新加坡的组屋,是指政府建造、低价出售、拥有独立厨卫设施的单元房),另有约20%的人购买商品公寓和别墅。
政府造组屋甘于当“负翁”
新加坡80%的房子,都由建屋发展局开发,有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但是,建屋发展局房地行政与产业处处长叶振铭认为,他们接受国家使命建造组屋,但不是富翁,而是“负翁”。原因是建屋发展局从1964年正式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起,就一直在行使职权以政府力量平抑组屋价格。具体办法是,由政府划拨土地,并以提供购房补贴的方式向市民让利,确保市民以低于市场价购买组屋。仅提供补贴一项,新加坡政府于44年来已拨款159亿新元,这也意味着政府一直是以亏本的方式向国民提供住房。
小心预防“居住歧视”心理
政府除了在组屋价格上体贴入微,对顾及人群心理因素方面也有细心考虑。这就是“组屋”只有面积大小的不同,没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区别。也就是说“组屋”这一名词属于占全国总人口80%的新加坡国民,不会令人在心理上产生“贫富”分区居住的感觉。这一考虑是基于新加坡政府的和谐理念,就是让不同族群、不同经济收入的人,能够在同一空间内和谐共处。
关于这个方面,有一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中新两国政府计划于今年7月份正式启动“天津生态城”项目,项目强调可复制性,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正是充分融入了新加坡的和谐社区理念,同样考虑到了在这个现代化新型生态城镇中,如何令不同经济收入人群能够共居一地。为此专门加入了提供可负担的公共房屋,合适的社区福利等包容性内容。
公积金确保人人买得起房
新加坡不是福利国家,政府虽每年补贴大量资金平抑组屋价格,但是每个家庭想要获得组屋,就必须花钱购买。新加坡推行组屋制度的早期,也曾经出现过建造好了房屋,少人购买的情况。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在于人们付不起20%的首付款。为此,政府设计了一套可行的方案,保证每个家庭能够买得起房,方法是使用公积金付首期和供楼。
新加坡的公积金是一项国家规定的强制性储蓄政策。积累公积金的方法,是从一个人有工资收入的那个月起,就要由雇员、雇主各自交纳相当于雇员工资的20%,即总交纳率达40%(最高时达50%,近期为34.5%),存入雇员的公积金账户。国家对公积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产生的利息自动并入公积金。用公积金购买组屋,不需动用正常的开支,哪怕是低收入人群,也能轻松支付相应的房款。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离开学校工作两年后就有能力购买住房。也就是说,想要买房就得就业,就业带来公积金储蓄,有储蓄就能买房,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公积金除了购买组屋,还按比例用于医疗、教育、养老和投资)。
政府保证组屋价格低于市场价
在大家都买得起房的大前提下,每个家庭也就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面积。也就是说,买小面积的不一定是收入低的人,买大面积的也不一定是有钱人。因为在每个组屋社区,都同时提供不同面积的房屋,通常都是三房式、四房式、五房式和公寓式,相当于中国的二房一厅、三房一厅和四房一厅。由于有政府作后盾,保证了组屋价格低于市场价,即使是一般较低收入人群,同样有能力购买。
为了实现和谐社区的理念,政府精心设计了购房程序:所有人都可以向建屋发展局申请某个区域地段的房屋,并非低收入人群只能住远郊。购房者无论收入差别、社会地位高下、有无裙带关系,都得按照申请时间排队,按名次逐一抽签。抽签人是组屋所在选区的国会议员,以此显示公平。
为了防止有人利用炒卖组屋从中牟利,新加坡规定一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组屋。为了解决一些人在经济力量提高后,想住更大房屋的愿望,又规定一个家庭只能先后购买两次组屋,而且购买的新组屋在5年内不能进入商品市场。
确保低收入人群有房住
对于确实买不起组屋的低收入人群(家庭月收入为2000新元以下),新加坡政府提供从33-60平方米的租赁组屋渠道,保证每个家庭都有瓦遮头。但是,政府认为有必要“逼迫”有潜力攒钱买组屋的家庭,因此,月收入在801-2000新元的家庭,每两年租金将上调20%。如果他们买房,政府就会提供较高的津贴,最高可达7万新元,这笔钱足以支付3居室即二房一厅购房费用的一半。
另外,为了帮助一些返贫人士有房居住,法律还规定,用公积金购买的组屋,不可以在任何抵债或索偿行动中被扣押,这也意味着债权人不能打欠债人组屋的主意。这里面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居者有其屋”初衷的长期坚持,确保人民房产“风雨不动安如山”。(本报首席记者 樊克宁 本报记者 蒋铮)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