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得呼呼的,但房子建筑成本没涨反跌。刚刚编制完成的《南京市建设工程交易年度报告》显示,2006年度房屋建筑中标的平均造价为1117.86元/平方米,此价格是三年统计以来的最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京房价在过去三年内翻了几番。
建筑成本不升反降
按照建委的统计数据,在过去三年内,房屋建筑中标的平均单方造价分别为1234.55元/平方米、1295.60元/平方米和1117.86元/平方米。与商品房相比,经济适用房因为配套要求略低,成本也更低,三年来的单方造价分别为1076.60元/平方米、994.71元/平方米和947.97元/平方米。
相关人士昨天分析,从数据上看,建筑成本并不像一些开发商所说的“飞涨”,可能是由于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和竞争激烈等原因,创下三年来的新低。因此,开发商平时宣称的“建筑成本上涨导致房价飞涨”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土地成本成倍增加
“做个隔层,一平方米建筑成本才500多元。”一位市民看完这个报价后说,建筑商还是有的赚,甚至还是暴利。当然,更多的钱应该是流到了开发商那里去了。
昨天接受记者采访的不少开发商似乎也觉得有点委屈,现在开发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土地成本更是成倍增加。以前土地成本只占20%,现在至少在40%以上,“房地产开发中,几乎一半的钱归了地方政府。”一名开发商说。
另一名开发商向记者提供了一项成本清单,列进成本清单的费用有200多项。他表示,除了土地,安检质检、交易中心手续费、人防报建、消防配套设施、散装水泥集资、白蚁防治墙改基金、教育附加等数十项都要一一给钱。开发商还透露,在楼盘开发中,因为涉及到的审批管理部门太多,“灰色支出要比想象中多得多”。此外,给水、气等垄断行业付出的费用,也是“天文数字”。
相关部门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些说法,去年,南京房地产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仅房地产相关利税就增了三成,已占全市可用财力的1/3。
[专家观点]
关键是管住土地价格
南京工业大学房地产系吴翔华博士昨天说,建筑成本和规费成本这几年未发生大变化,真要管住房价,关键还是管住土地价格和灰色腐败成本。
吴翔华说,土地收入和税收应该说是地方政府的两个钱袋子,政府“经营城市”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地方政府掌握着土地的供应大权,如果供应不畅,憋出一个个天价,直接拉高房价,最后伤害的是市民。“政府一定要协调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在吴翔华博士看来,现行的土地拍卖制度中,“价高者得”的传统模式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供求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天价土地直接拉动了房价,“在限房价、限套型的基础上竞房价,类似这样的拍卖新方式,国家早就推荐,需要地方政府大胆尝试。”吴翔华坦言,政府要舍得丢掉土地利益,是控制房价的首要条件。(尹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