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经营二手房并拥有一千六百多家分公司、二万多名员工,中国规模最大、网点最多的中介公司——深圳创辉租售集团面临崩溃的局面,在惠州经营的创辉租售也自称“暂停营业”。 中新社发 宋秀杰 摄
|
负责经营二手房并拥有一千六百多家分公司、二万多名员工,中国规模最大、网点最多的中介公司——深圳创辉租售集团面临崩溃的局面,在惠州经营的创辉租售也自称“暂停营业”。 中新社发 宋秀杰 摄
|
一手创造“全国最大二手房中介”奇迹,如今却面临树倒猢狲散窘境的创辉租售创始人林凤辉,正在四处寻找“救命稻草”。
今年1月中上旬,随着上海、广州等地分公司相继大面积停业,全盛时期号称拥有1800家门店的创辉租售经营危机全面曝光。但林凤辉向外界誓言“与公司共存亡”,并宣称正积极寻求风险投资注资救亡。
然而备受楼市波动冲击而从奇迹巅峰急剧滑落的创辉,真的能幸免于难吗?
“三天就敲定”的战略合作
一家名不见经传但据说得到海外私墓基金力挺的成都二手房中介公司,突然现身向林伸出了援手。
“我们的董事会已同意为创辉注入不低于1000万美元的现金,参与其经营性重组。”1月23日中午,四川鑫易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藏秦声称。据他说,双方从初次联系到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只用了三天时间”。
据刘披露,林凤辉初步同意以创辉的经营性资产、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整体打包,与投入现金的鑫易居共组控股公司进行全面合作,合作模式暂定为基金管理和期权管理两种。
刘声称他们手头的这些资金“实际来自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数家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目标是帮助我们获得全国发展的机会”。
刘现兼任四川省工商联创业投资公会会长,据说是四川最早的风险投资牵线人之一。记者暂时未能从中立渠道进一步求证刘上述的引资说法,
但对于这个“三天就敲定”的合作意向,林凤辉出言谨慎。“只是一个意向而不是合同,操作细节还需作具体沟通,”林在简短的电话采访中对本报记者强调,“有几家企业正也与我们商谈,尚未到拍板的时候”。
而刘藏秦已跃跃欲试,开始展望重组创辉的前景。他透露,林在合作商谈中提供的创辉财务数据如下:现在的总资产大概合人民币4亿多元,包括已缴纳的租金、押金、装修费、设备、转让金等,总负债为2000多万元,其中拖欠员工工资1000多万元,目前相对稳定的员工人数在3000~5000人之间。这是一份看上去还很不错的清单。
创辉能否逃过大限?
尽管有迹象显示,林凤辉一直试图寻找更多的谈判筹码,避免“贱卖”,但留给他的时间和选择确实不多了。
“我们很多铺位业主给出的‘收铺’最后期限是1月底。”创辉一位管理层人士透露。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创辉拖欠这些铺位的租金大多已达数月之久。此前,已有多起交纳了购房款的客户及债权人上门追款讨债,乃至搬走创辉各地门店设施“抵债”的事件发生。
据创辉华南分部负责人吴广业提供的一份资产明细表显示,公司屯驻扎重兵、拥有近800家门店的华南地区(不含深圳),仅13处为自有产权门店。
更重要的是,如今林凤辉还能全面掌控这艘触礁之后迅速下沉的“大船”的航向吗?
林凤辉拒绝向本报记者透露,作为创始人他持有创辉具体股权比例。按他本人的说法,目前公司总部能有效控制的各地门店达近1000家。不过,1月12日,创辉上海分公司一名高层“内部反水”,带着公司资产及部分客户资金另起炉灶,导致当地约200家门店全线停业,并引爆了随后公司全国性的连锁关店危机后,外界对这家急剧膨胀的公司内部管理结构和运作模式到底有多大凝聚力,不免产生了疑问。吴广业也声称,近期有外部资金对接手华南地区资产和业务“流露兴趣”。
刘藏秦却认为,林凤辉是创辉公司法人代表,拥有公司业务收益权,双方签订的协议也要求对方以全部资产投入,不可能把华南或其他区域分割出去。
创辉真是如此价廉物美的“天上馅饼”吗?如果公司的资产和经营状况确像林凤辉描绘的那般健康,只是“偶染风寒”,那他心急火燎地四处求援,甚至不惜忍痛割肉,岂非自找苦吃?
林凤辉反省败因
据本报记者得到的独家线索,创辉关店事件发生后,林凤辉曾在北京与上海某知名二手中介企业老总私下长谈,反省公司面临当前危局的原因。
据说,林凤辉认为最大的教训是“过分地高估了自身的资金实力,过分地高估了自己驾驭管理人员的能力,扩张速度超过了我们的掌控,人力资源也十分短缺,今后稳健型扩张、效益型扩张,将是创辉选择的策略”。而上海市场投资失利,被他视为连锁危机爆发的关键诱因。
2007年下半年,创辉在上海一夜之间开店260家,据林透露,总投入资金在人民币9000万到1亿元之间,即单店投资成本在30万~40万元左右。而业界人士估算,一般地产中介在上海单店投资成本只要20万左右,最多不超过30万元。换言之,负责上海市场的创辉内部人可能从中牟取了巨大的个人利益。
尽管外界纷纷猜测创辉很可能“大限将至”,但林凤辉仍然不服输:“有一句话叫‘黎明前的黑暗’,现在要我们一下子扭转乾坤可能性不大,出于稳定局面的考虑,把亏损门店关掉,把不合格的员工裁掉,留下有效益的门店和能做业绩的员工,瘦身以后,今年在整合优化资源,我们会逐渐步入效益型阶段的。”
而上海一位资深中介业人士对创辉危局的诊断是:首先是内部管理,人才储备没跟上就大肆异地扩张,一个在我们公司只干了三天,还是因为能力不合格离开的人,居然可以到创辉当经理,这样用人肯定失败;其次是资金运作有问题,要记住永远只能用自己口袋里的钱去投资;再次就是企业扩张要看准时机,如果市场气候不好,自身实力不足却勉强做大,就会遇到不可控制的风险,创辉正是死在市场逆转上。
期望政府“帮一把”
自从公司门店大面积停业事件发生后,创辉华南分部负责人吴广业压力极大,除了安抚人心浮动的员工和应付不断鼓噪的债主外,政府主管部门的不信任也让他非常头痛。1月20日前后,广州、中山、东莞等市国土房管局官员先后找他谈话。他承认,一直非常小心地处理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沟通还算顺利。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创辉事件能否顺利解决,政府的态度非常重要,因为房地产中介业本身就有许多灰色地带,创辉的有些做法更加不妥。例如到目前为止,已在广州开了近300家门店的创辉,居然从来没有按规定为其二手中介业务经营向市国土房管局登记备案。如果监管部门“动真格”,翻起历史旧账,将创辉列入“纠风典型”的话,他们肯定难以翻身。
不仅广州等地如此,连创辉位于深圳的总部近日也忙于与主管部门的沟通。创辉企划经理张敏称,公司部分资产已被深圳市国土房管部门冻结,令他们设想通过拍卖物业回笼资金的计划受挫。他们希望政府可以让公司盘活资产,甚至能出面提供信用保证。
据吴广业称,创辉上海、广州门店停业事件爆发后,很多本来可以收回的外债,都被人恶意拖欠,资金短缺雪上加霜,寻找外援,重建客户信心是当务之急。他表示,最快2月4日广州部分分店可以重新开门营业,并已有外来资金对收购华南地区资产和业务流露兴趣,但声称暂时不便透露具体情况。
“当然我们觉得政府最好能及时出手相助。”他说。(党鹏、王其明、龙飞)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