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建房另一标志性人物孟宪生律师操作的密云“老人之家”项目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5月8日正式放出消息招纳合作用户,5月19日又做了一场面向大众的报告。一切看起来很美。但是矛盾的焦点在于“孟式合作建房模式”能不能让参与者拿到房产证。
昨日,面对记者一再针对的用户能不能拿到房产证的问题,孟律师最后明确表示“不能”。
孟式自建房的软肋
孟宪生曾是自建房第一人于凌罡的亲密伙伴。后来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但是都依旧为合作建房事业努力。两人理念的最大分歧据说是,于凌罡坚持认为要从一级房地产招拍挂市场拿地,而孟律师则认为从一级市场拿地过于困难,不如从房地产商手中的储备地入手。
在此之后的一年多,于凌罡在房地产一级招拍挂市场连续铩羽而归,市场似乎正在倒向孟宪生的观点。
年初孟宪生就放出了在密云建立老人社区的计划。其计划是,成立一家公司,从地产商手中拿下坐落于密云溪翁庄镇内的地块,建12栋低密度的老年公寓。公司拥有盖好房子的集体产权。而建设资金由自建房参与者凑,据悉每人先期缴纳10万元。
但是这个计划的最大问题,或者说疑虑是,合作建房的参与者拿不到房产证。
孟宪生表示自建房参与者就是公司股东,大家共同拥有集体产权,并表示拥有财产有多种形式。
并非不能而是不愿
记者发现,孟宪生在2004年接受一家媒体的访问时,一再强调让购房者注意产权问题,并提示用户要拿到房产证才放心。
那么现在孟律师以法律专家的口吻表示“拥有财产有多种途径”究竟是何用意呢?面对记者一再询问,孟律师表示,有一种情况是可以把产权分配给参与者个人的,那就是只要公司解散,那么公司所拥有的产权就会分配给股东个人。
记者接着追问是否“老人之家”俱乐部是一次性公司。是否在建设工程交付完成使命之后自行解散,以解决个人合作者的疑虑。孟律师断然否定。并表示“盖房子不是盖完了就算,还需要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因此不会解散公司。”
边盖边找人风险大
另外孟宪生对记者透露“老人之家”项目总共会召集200名参与者。但是孟同时表示100名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盖房,边盖边凑人。不过记者追问,如果这样,若资金断流岂不风险反而增加?另外,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需要外部资本进入,则外部资本将会成为公司的大股东,在董事会有绝对的话语权。怎么能保证每个自建房的参与者,也就是公司的小股东,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对此问题孟律师仅是表示“一切都由股东说了算”。
据悉,目前“老人之家”大约已经有30-40名敲定的参与者。而孟宪生表示,地的问题已经不大,到年底就可以启动。不知启动的时候究竟有多少实际的参与者。
另外,孟宪生在操作“老人之家”的同时也集资参与了温州自建房发起者赵智强在北京成立的地产中介公司,成为公司4个合伙人之一。或许孟宪生正在把他这套理论搬到新公司当中。(罗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