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股神”李兆基的“金手指”效应令碧桂园(2007.HK)公开招股的市场人气飙升。有多家香港大型券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超过百亿港元的孖展额都已在招股首日爆满,因此不得不提前结束孖展认购,仅提供现金认购。还有部分券商表示,正在考虑是否提高孖展额。据了解,香港七家主要券商首日借出的孖展额已经接近500亿港元,相当于公开发售超额39倍。
除了券商争抢孖展客之外,香港不少大型银行如汇丰、恒生银行等也加入了认购战,纷纷推出不足5厘的低息吸引散户借钱认购。凯基证券分析师蔡铁康预计,碧桂园最终公开发售部分有望获200倍~300倍的超额认购。
对于散户争相孖展认购,信诚证券董事连敬涵指出,碧桂园的招股书已经明示,即使公开招股获100倍以上认购,面向散户发售的股份比例也仅从原先的10%回拨至20%,而远低于一般新股的50%。因此,预期碧桂园的中签率不高,散户用现金认购更为划算。
蔡铁康提醒投资者,尽管获多位富豪入股,碧桂园自身土地成本也较低,但认购新股依然要看股份估值状况。碧桂园最终极有可能以上限每股5.38港元定价,依此计算,碧桂园将较每股资产净值溢价15%~20%,而其它中资地产股上市之初都是折价发行,目前股价高于资产净值的中资地产股也屈指可数。而以市盈率计算,碧桂园2008年预测市盈率为16倍左右,世房、富力才13倍左右。所以,碧桂园的招股定价并非十分吸引人,而不少散户是冲着李兆基等大批富豪的名号而非股票本身。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园在周二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上将传媒报道的李兆基某些言论(包括投资10亿港元并成为策略投资者、预期挂牌首日可能上升10%~30%等)披露为风险因素,并表示对其准确性及完整性并不承担责任。
据了解,若碧桂园最终按每股5.38港元定价,那么上市后市值已有861亿港元,再加上股价一定的升幅,市值很有可能破1000亿港元大关,进而超过中海外(0866.HK)、富力地产(2777.HK)、世茂房地产(0813.HK)等,成为市值最大的中资地产股。(刘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