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埠购房者观望情绪渐浓 二手房现小幅溢价空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哈埠购房者观望情绪渐浓 二手房现小幅溢价空间
2010年06月24日 14:30 来源:哈尔滨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生不逢时”的“阿里巴巴”

  今年3月初,二手房市场还在延续去年的火爆行情,“阿里巴巴不动产”在哈市的12门店半月内相继开张。然而,自国务院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短短十日内,哈埠楼市迅速从盛夏迅速进入“寒冬”。伴随观望气氛渐浓,中介市场也明显分化,成交量出现大幅下滑,部分小中介的门店已纷纷倒闭。从成立之初,阿里巴巴不动产正遭遇此波行情,可谓“生不逢时”。然而,参与组建的一位老总这样向记者介绍:“无论政策如何变化,我们的整体思路不变——做出规模,靠专业服务占领市场,至今年底我们的门店将增至40家。”目前,阿里巴巴不动产12个门店的投入已达到500万元,有业内人士认为其是“小题大作”,对其能否生存下去表示置疑。但老板杨泽却认为这是必要的前期投入,且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同时,其管理层还认为,此时入市会相对降低成本,如果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今后就会走得更加稳健。而且对于二手房市场,他们的管理层仍然看好未来长期涨势。“明天就会好起来。”阿里巴巴不动产哈尔滨区域经理任达这样乐观地估计市场形势。

  繁忙的工作变得清闲起来

  记者通过对哈埠各大中介采访中得知,房产调控组合拳的渐次出台,使得无论是首次置业者、刚性需求、自住购房者还是投资型购房者均出现了观望情绪。不少中介门店的客户到访量明显减少,观望气氛再度占了上风。很多客户原先都已经看好房子准备出手,现在大多数购房者纷纷持观望的态度不肯出手购房,大家都在等待国家下一步的政策。很多人对于市场未来的预期发生变化,之前大面积蔓延的“全民买房投资”风向突然消散。

  半年多来,市民郑先生转了不少房屋中介,始终没有出手。楼市新政出台,让他信心倍增,相信高涨不停的楼市会歇歇脚。这个“五一”,他用“隔岸观火”的方法,走访了不少楼盘和房屋中介,面对一个个门可罗雀的场面,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据阿里巴巴不动产江北店的宫店长介绍,进入6月以来虽然看房的人明显增多,但大多数仍在观望,并不急于出手。报达的经纪人小孙也有同感,新政出台后,工作变得清闲起来,“五一”出奇地冷清,目前市场虽有回暖迹象,但成交量仍然很小。这种市场现状已经令部分经纪人沉不住气,很多转行。

  二手房现小幅溢价空间

  虽然市场观望氛围渐浓,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二手房并未出现大面积降价现象,但之前一路上涨的房价在宏观调控前止住继续上涨的步伐,“一分钱不降,甚至坐地涨价”的房东也开始出现小幅溢价。好家庭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虽然很少出现降价出售的情况,但政策出台前房东坐地涨价的情况完全消失,之前一直异常坚挺的房价开始出现小松动,大多数房东的溢价空间基本上在两三千元到一万元之间,整体房价并未出现明显下降。

  对于哈埠二手房市场,业内人士依然看好,振达的相关人士认为,从以往的规律来看,政策从发布、细则实施到市场实际消化信息还需要一段时间,市场不会改变长期向上的趋势。阿里巴巴不动产的任达预计说,从长远来看房产政策的影响是暂时的,国家的初衷是为了约束投资人群,让真正买房自住的人住得起房。每次政府宏观调控之后市场都会进入观望期,适应之后市场还将继续向上。

  经纪人素质已影响行业形象

  在人才的选择上,阿里巴巴不动产尽量选用新人,其管理者想用不同于以往的、他们自己的“正规”管理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团队。之所以如此,就是作为业内人士他们了解,二手房中介行业的管理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机构和管理组织。“感觉现在很多中介的内部管理相当混乱,甚至人员管理也十分混乱,经纪人的流动性太大”。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几家大型的二手房中介,比如振达、好家庭、温氏等均采用无底薪、经纪人与中介各赚50%的薪资体制,这种制度直接导致了二手房中介与经纪人之间松散的关系,行业专业性人才十分缺乏,从业人员素质差,行为不规范,管理的不健全,其弊端直接体现在从业人员的素质上。对于,目前哈埠大多数中介来说,市民抱怨最多的当属中介经纪人的素质问题。“什么职业经纪人?不了解房地产管理和法规的基本内容也就算了,有的甚至连如何办理房屋交易手续都不清楚,太不像话了。”一提起二手房经纪人,市民王女士就是一肚子气。

  事实上,不仅是哈尔滨房屋中介市场,全国许多经纪机构都存在超范围经营、为促成交易采取隐瞒实情的情况,甚至变本加厉搞欺诈,致使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现在房产经纪人的专业人员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行业的发展,目前我们中层管理者80%来自于业内,我们要用自己的一套培训体系来培养自己专业的团队。”阿里巴巴的一位区域负责人称。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