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限外令”调查 开张暂住证就可申请贷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广州“限外令”调查 开张暂住证就可申请贷款
2010年05月28日 09:35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限外令”调查] 以外地客为主的楼盘有没有受到影响?

  “国十条”的“限外令”中规定“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而在广州的实施细则中并没有如此规定。目前广州市老城区中大多数楼盘都是以本地买家为主,而在广州的边缘区域或是某些高端楼盘,则有主打“珠三角客源”或是“北方客”,“限外令”对于这些楼盘到底有没有带来影响呢?

  从化盘:

  购房入户仍通行

  地处广州北部的从化,是广州十区两市中唯一享受购房入户政策的区域,其楼盘一直以来都打出“买房入户”的宣传口号。也就是说,购买了从化楼盘的外地居民,即可入户从化,也就“曲线”入户大广州。逸泉山庄购房可获2~3个入户指标,所购面积超过120平方米的有3个入户指标;买90~120平方米的有2个指标;买小于90平方米的有1个指标。为了解“限外令”对该盘的影响,记者以外地买家的身份致电售楼部咨询,得到的回答是“如果选择建行贷款则可以不需要提供税单或社会保险证明,而且仍然可以享受购房入户的优惠政策。”

  位于从化的东方夏湾拿和珠江国际城,外地买家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据其销售负责人介绍,新政中的关于限制外地买家购房的规定,对他们没有影响。据介绍,在新政后他们也接到不少客户的询问电话,只要能够达到银行的放款条件,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人,都一视同仁可申请贷款。

  清远盘:

  并不十分严格“限外”

  花都山前大道板块的大盘林立,也大都以珠三角买家为客户群。元邦山清水秀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银行对于外地人购房没什么限制,“去开一张暂住证基本就可以申请贷款了。”

  据美林湖国际社区营销部有关人士表示,“限外令”对美林湖的销售影响很小。美林湖国际社区虽然被列为花都山前大道板块的别墅盘,但实际上是属于清远地界。一直以来,该盘主打的客户群体是以广州、珠三角甚至省外的为主。在销售中会特别提醒买家,新政对于外地买家有一定的限制,可能会导致银行贷款无法发放的问题。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买家因为这条规定而无法顺利成交。

  据他分析,由于清远楼市并未像有些城市那样楼价过快上涨,除了在首付和利率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外,对外地买家的限制并不是十分严格。

  房贷新政后 各家银行执行松紧不同

  房贷新政,买家最为关心的是购房首付比例及贷款利率的情况。因为信贷政策从最宽松过渡到史上最严厉,买房成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能引起的最大变化则是,首付比例可能从最宽松的两成变为五成,首付比例提高三成。而购买二套房的贷款利息,有可能从以前的基准利率下浮30%,变为基准利率上浮10%,利息额差40%。

  二次按揭住房利率上浮10%已是铁律

  记者走访了多家楼盘发现,原来很多楼盘都指定1~2家银行办理贷款,但现在在这方面都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售楼部内有多家银行接受买家咨询,而买家甚至可以自己找银行来办理。记者发现,现在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购房者,即使是政策最为支持的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买家,也无法享有以前基准利率下浮30%的优惠利率了。

  对于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规定相同——其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而建设银行的规定则相对宽松,买家贷款八成。而对于首次按揭住房,一般情况下都能享受到贷款利率下浮10%~20%的优惠额度。如果首付比例够高,最高可以享受到基准利率下浮25%的优惠。

  对于第二套房的规定,各家银行的规定都已是“铁律”——对于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50%,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对于第三套房,中国银行最为严格,为原则上暂停发放。而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则分别是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上调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2倍或者更高。而建行的要求则是和二次按揭住房类似。

  外资银行严格执行“认房又认贷”

  此前,业界共识是已结清此前贷款再买房的都算是二套房。在广州,部分外资行如汇丰、渣打、恒生、东亚、星展等,在广州地区却在执行最严格的房贷政策:对房数认定采取认房又认贷的政策。市民在办理房贷申请时,均要先到房管局开出房屋证明。(记者龙蕾 黄涛)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