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后,地王频现。3月15日,北京一日之内3个地王接二连三打破纪录,创下了单价、总价“双料地王”的新历史。地王不仅在北京出现,就连我生活的这座二线城市也耐不住寂寞,同一天,石家庄2010年首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挂牌出让活动,不仅延续去年的火爆场面,10宗地块全部成功出让,还再次爆出735万元/亩的新地王。
丝毫不用怀疑,高地价又将再一次拉高房价。尽管媒体倾注无限热情关注了新地王的诞生,但普通百姓却像看戏一样围观着,表情漠然,甚至连发帖“炮轰”的热情都不复存在。对此,央视评论员白岩松说,“房价从3万涨到4万,4万涨到5万,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没多大关系了。”这样的声音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也出现过,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表示,“北京房价两万还是3万,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根本就没有痛苦,两万我买不起,涨到3万我还是买不起。房价跟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关系。”
房价怎么可能和老百姓没有关系呢?只不过,“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高房价远远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而且老百姓也无力掌控房价的走势,那就一切随它去吧。房子买不起,那总得有个遮风避雨的场所吧,有人说了,“这时候要着力去考虑的就是,怎么样去加大对廉租房的投入,加大它的土地供应量。”
从理论上讲,加大廉租房的供应,缓解普通百姓住房之苦是可行的。但现实往往不会按照理论的轨迹行进,否则,关于楼市的多次调控也不会弱化为“空调”。地王的出现虽然为普通百姓痛恨,但受益最大的恐怕还是政府部门。一个又一个地王的出现使得政府部门可以轻轻松松“坐地收银”,而廉租房投入并没有多少利润可挖,两相对比,尽管国家一再强调要加大廉租房等保障房建设的比重,可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又从何而来呢?
北京和石家庄的地王接连诞生,眼看着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困难重重,舆论又加紧了对“廉租房建设投入”的呼吁。不幸的是,媒体又紧接着曝出了“地方政府负债高达7.2万亿,多个地方卖地还贷”的新闻,这对加大廉租房投入的呼吁而言,无疑又是一瓢冷水。地方政府在有限的公共财政条件下欲求做出“政绩”,必然会按部就班地先卖地、后建设,在银行的配合下,天然地倾向于选择贷款——建设——卖地——还贷的资金运作方式。对地方政府而言,卖地还贷可能是必须的,加大廉租房建设也是必须的,但这两种“必须”之间,地方政府会倾向于哪一种选择,答案实在不言而喻。
地王越来越疯狂,房价越来越高,高出普通百姓的想象。专家们说泡沫会越来越大,老百姓不懂经济学,所以,只能漠然地旁观,心里或许还会不时地念叨起《桃花扇》中“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的唱词。房子是买不起了,只是不知道离租住廉租房的日子还远不远。(陈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