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是“不能”,还是“不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保障房建设是“不能”,还是“不为”
2009年11月29日 09:39 来源:钱江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涨价的速度。”这是达到7%高收视率的电视剧《蜗居》里的一句台词,可谓道尽了买房无望的都市人的辛酸。同样深陷居住困境的,还有处在都市边缘生存地带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蚁族”,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似乎永远住在城市最差的房子里。虽然因学者廉思写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揭开了他们的生存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巨大的反响与关注,但要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居住条件,却更像一道难解甚至看起来无解的数学题。

  昨天《广州日报》上的一则新闻让人眼前一亮,似乎给了这道难题一个“解”。广州市住房保障办主任谢晓丹日前表示,在目前仍在修改完善的《广州市经济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在满足本市城镇户籍住房困难群体需求的前提下,经济租赁住房可以向在本市工作并签订了一定年限劳动合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资产净值、居住面积符合政府公布标准的引进人才、大学毕业生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租金标准低于市场价。

  广州市77177户纳入保障的住房困难群体中,还有26000多户不能享受廉租房而又买不起经适房。经租房新规首先要满足的肯定是这一群体的利益。而经租房数量又很有限,僧多粥少,本市户籍的困难户都还远远满足不了。

  有希望总好过没希望。只要政府部门真的有心,加大财政投入,要不了几年,广州的“蚁族”、打工族就可以申请“经租房”了。去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就说过,三年内要新增200万套廉租房、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并完成100多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总投资将达到9000亿元,平均每年3000亿元。

  也就是说,国家本就是有大量财政专项投入用于帮助解决各地的住房保障问题的。前些时候有报道,很多地方保障房计划没有完成,有的地方甚至保障房资金被挤占,看来,保障房建设,不是“不能”,而是地方政府“不为”,或不愿全力去“为”。

  “居者有其屋”本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法国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拿了政府补贴,住在“廉租房”里。我国因人口众多,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的“廉租房”,但介于“经适房”与“廉租房”之间的“经租房”,却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每一个经适房楼盘,可以留出一半建经租房,面积也尽量小一点。像广州明年拟建的3000余套经租房,面积都达六七十平方,这对于收入不高的年轻人和打工一族来说,即便房租比市场价要低,他们也还是租不起的。若把单套面积缩小一半,每套三十来个平方,对他们来说可能正合适。(洪信良)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