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房产新政提高炒房成本 购房落户门槛提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山东房产新政提高炒房成本 购房落户门槛提高
2010年06月21日 11:59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前,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保持全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被称为山东“房产新政”。山东“房产新政”对首套房、二套房、三套以上住房以及异地购房贷款及利率进行了规定。在采访中,很多房地产商以及二手房中介认为,山东“房产新政”是国家房产新政的延续,但对一些购房者以及二手房中介来说,山东的“房产新政”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让他们继续“冷冬”。

  [购房者]

  新政有利于打击炒房

  购房落户门槛被提高

  此次房产新政,对异地购房规定: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省城多数银行采取对“异地客购房”松绑的政策,将异地购房视为“二套房”。按照山东的房产新政,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对于这样的规定,山东百安居不动产的总经理熊良顶认为,该政策对部分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有些不公平。熊良顶说:“从我们公司二手房的交易情况看,异地购房能占到总交易量的30%左右。这些购房客中,大部分是在济南工作但户口不在济南的大学生。他们往往在一些民营企业工作,一般拿不出纳税证明,再加上一些民企对缴纳社会保险也不是很积极,所以这部分购房者面临很大困难。有一些在济南工作了三四年、四五年的,想买房结婚,但却面临很大麻烦。”熊良顶认为,即使他们能拿出凭证,也以二套房标准来执行,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购房成本。

  小钱2006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科技市场工作,但户口在老家,一直在济南租房。现在女朋友催着结婚,小钱打算让双方父母凑一下付个首付。“一方面是在济南安个家,另一方面,也是想把户口落到济南来。但现在贷款这么难,还得多缴首付、多付利息。我的朋友里,像我这样的情况挺多的。其实这个政策,对我们来说,就是变相提高了落户门槛。”

  [小中介]

  二手房交易达到“冰点”

  希望挨过购房观望期

  在国家的房产新政出台后,商品房以及二手房市场就进入了观望期。而在这种观望情绪下,一些二手房中介便进入了苦苦支撑期。

  一家小型二手房中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4月份开始,购房者的观望情绪越来越浓厚,到了6月份感觉到了“冰点”。“这个月比5月份感觉还难,有时候一整天没有一个客户来看房,更不用说成交量了。现在我们是苦苦支撑,希望能挨过这个观望期。”

  玛雅房屋天桥区域生产路加盟店的店主宋春辉也认为,目前济南二手房确实进入了最冷的时期,但他预计7月份之后,情况会有所好转。宋春辉分析认为,每一次政策调整,都会让市场进入震荡期,但一般3个月之后,市场会出现回暖,“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的中介可能因为无力支撑而退出市场,一些大的二手房中介会坚持下来。”

  [大中介]

  以前给中介“返点”

  现在全部被叫停

  虽然“房产新政”让房产市场进入了“冷冬”,但一些二手房中介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从长远来看,“房产新政”对二手房市场来说是有利的。

  济南一位大型二手房中介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房产新政短时间内对二手房市场影响很大,但长远来说,反而给济南二手房中介市场进行了长远的规划。因为目前济南的二手房市场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交易漏洞、贷款漏洞等。经过房产新政会让二手房市场更加健康,也会让二手房交易更加安全。这对购房者来说,也是有利的。”

  另一位二手房中介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省城的二手房确实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一些银行为了放贷,会给二手房中介进行返点。“这对二手房市场来说,是很不好的事情,它会扰乱市场秩序。但现在,国家出台了房产新政,各家银行都停止了这一行为。这说明房产新政起到了规范市场的作用。”

  这位负责人还认为,经过房产新政的洗牌,一些小的房产中介会倒下去,坚持下来的,都是一些规范的、品牌二手房中介,这样的洗牌有利于市场的发展。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