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适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放弃购房有钱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郑州经适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放弃购房有钱拿?
2010年01月13日 11:27 来源:东方今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经济适用房面积 “60~90平方米”是大还是小?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发商和市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昨天上午,郑州市政府法制局、房管局领导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召开 《郑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论证会。与会代表对意见稿提出了很多建议,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考虑,进一步完善。

  60m2还是90m2?

  去年年底,郑州市政府法制局第二次公布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稿将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由现行规定的120平方米上限,降为“60~90平方米”。这成为昨天论证会上最热的话题。

  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开举首先提出,国家相关要求是60平方米左右,郑州一下子多出30平方米,“这跨度也太大了吧”。将面积限定60~70平方米,可以避免不少倒卖经济适用房的现象。“按照我目前的收入,再有10年也买不起商品房。”市民代表程黎明毕业8年了,虽已结婚却仍住在租来的房子里,他建议,购房面积越小的家庭越应该在轮候、选房方面获得优先权,因为他们大多数是无房家庭。“能买得起90平方米的不是本身有房想改善住房条件,就是有钱人,应该加以控制”。

  郑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主任代文启却认为,60平方米已是经济适用房面积下限:“郑州市廉租房要保证每户人均2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对于三口之家来说,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太小了。国家允许市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经济适用房单套建筑面积。合肥严格按照60平方米的标准盖经济适用房,结果老百姓都不买,最后政府只好回购。”

  郑州通和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娜说,根据该公司调查,郑州低收入家庭户均3.7人,而且四世同堂的家庭很多,现在经济适用房小高层得房率在70%左右,如果房子限定在60平方米,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一套房子不够住,两套房子又买不起。

  月收入3000元?

  意见稿中,申请经济适用房购房资格条件之一是“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这一标准,一个三口之家每月收入不超过3000元方能获得申购资格。“这个标准还是太低,符合标准的家庭很多还是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市民代表姚魏说,他调查过许多月收入3000元左右的家庭,除去房租、吃喝和小孩的花费,每月存不下几个钱。他建议政府仔细研究家庭收入标准,尽量符合郑州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

  申请三级审核?

  目前,市民申购经济适用房可直接向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申请。意见稿将申请手续变为三级审核两次公示,目的是为防止有人骗购经济适用房。昨天几位市民代表都提出,这样的申请手续太复杂,审核、公示要花去市民太多时间和精力,应该简化。

  此外,市民代表还提出,意见稿规定申请要提交家庭人均月收入证明和住房证明。“这两个证明谁来出,怎么保证它的真实性?”人大代表李刚说,意见稿要区民政部门出具家庭收入证明,民政部门凭什么知道家庭月收入多少?没有房子才要申请经济适用房的,住房证明怎么开?

  轮候办法公平?

  目前,市民能不能购买经济适用房,要看“摇号”的运气好不好。意见稿将购买方式改为“轮候制度”,即按照申请到的购房证顺序号排队买房。“摇号”和“轮候制度”哪个更公平?与会者观点不一,不少人提出,哪个方式更好要看具体实施的办法,如果办法有漏洞或执行不力,仍然会惹市民埋怨。

  而意见稿规定,具体轮候办法由政府另行制定。与会者认为,至少应该先公布具体轮候办法草稿,让市民来评判哪种办法更好。

  此外,有市民代表建议,轮候顺序应该区分按照无房、缺房、少房等对房屋不同的需求,需求度越大的越应该往前排。

  放弃购房有钱拿?

  意见稿规定,自愿放弃经济适用房购房证的家庭,如果购买商品房,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货币补贴。许多参会代表认为这部分钱不应该补。

  郑州高新区法院院长郑水泉认为,申请人既然能够买商品房,就说明已经不用享受经济适用房优惠政策,本来就应该放弃购房证,难道还要对其补贴吗?这对其他申请者也不公平。

  意见稿规定,开发商开发经济适用房项目,利润不超过3%。不少人都担心,为了多得利润,开发商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容易造成建成的房子质量不过关。

  根据意见稿,经济适用房质量由建设单位最终负责,并承担保修责任。不少代表认为,既然是政府统一组织销售,政府也要负责协调维修,不能让业主个人去找开发商或建筑商。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