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限价房”政策惹争议 地产商反对较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广东顺德“限价房”政策惹争议 地产商反对较多
2009年12月04日 09:30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报日前报道,刚在顺德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白领或工作多年的蓝领,既不符合经济适用房的购房条件,又不能享有廉租房租赁补贴,这部分工薪阶层的住房问题有望在明年得到解决。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公布,顺德已完成对这部分阶层的摸底研究,或考虑在中心城区豪华住宅区首推限价房,主要瞄准工薪阶层。与广州、深圳限价房申购条件不同的是,顺德放宽了购房者的户籍,外地户籍只需符合一定的条件也可申购。

  报道引起了顺德市民和房地产开发商的高度关注,近期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顺德市民尤其是外来蓝领、白领阶层纷纷叫好,但也有地产界和专业人士表示忧虑,希望政府能够妥善处理好市场之中商品性与保障性的平衡。

  限价房为留人才

  “我们有一个初步设想:政府在与开发商签订土地出让协议的时候,和他们协商额外签署一项,让他们在未来楼盘开盘时,拿出部分商品房,比如10%的商品房,作为限价房推出市场。”11月17日,顺德区副区长、区国土建设和水利局局长杨小晶在媒体通气会上,就明年可能推出的“限价房”模式进行了阐述。

  杨小晶表示,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限价房面向的是顺德的夹心阶层,就是买不起高价商品房,又不属于困难户,不适合经适房或廉租房条件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刚出来工作的大学生和高级蓝领等。同时,也许不要求一定要是顺德户籍,只要为顺德建设作出长期、重大贡献的外来人士也可申请。

  据了解,政府作出这样的考虑,主要是由于顺德户籍人口人均住房拥有率在全国已排在前列。目前,顺德10个镇(街)无住房的顺德户籍人数只有600人。随着广珠城轨顺德段容桂水道特大桥的合龙,为吸纳更多的人才留驻顺德、服务顺德,顺德考虑在明年推出限价房。杨小晶表示,将此作为衡量一个地区能否很好吸引高级人才的体现。

  期盼之余有疑问

  “限价房”消息传出后,首先兴奋起来的是长期在顺德工作的外来人员,其中大部分是企业的中层。格兰仕集团技术人员高先生是江西人,从2003年开始在顺德工作,到现在还没有买房。高先生说,自己是一穷二白来到顺德工作的,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已经得到了年薪约8万元的待遇。但是,现在顺德楼价接近8000元/平方米的高位,而自己所能承受的房价范围只能在4000元左右。如果按照顺德区限价房的设想,自己很快就能实现扎根顺德的愿望。

  然而,在记者的采访中,也有不少期盼限价房政策的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首先,顺德在制订限价房政策的过程中,参考了多个城市的做法,其中广州市的做法是参考最多的模板。杨小晶也表示,顺德肯定也会制订类似的标准。据了解,广州确定“限价房”的购买条件:一是没有成套住房;二是个人年收入不高于10万元人民币,夫妻双方名义购买的,家庭年收入不高于20万元人民币。如果按照广州的标准,顺德很多蓝领甚至是白领阶层很难达到这样的条件,希望顺德的标准能够相对低一点。同时,在同一个小区里,限价房的住户,能否如同其他商品房业主一样,得到相同的待遇,如小区配套资源、物管服务等,也是市民担心的问题。

  地产商反对较多

  记者对多个顺德地产开发商展开调查发现,对于限价房政策,不少开发商感到担忧,其中最焦点的问题就是,政府如何妥善处理好市场之中商品性与保障性的平衡。

  首先,根据顺德楼市的实际情况,虽然城市中心区的大良以及经济重镇容桂等地的商品房资源比较短缺,但在伦教、杏坛、勒流镇中心都有很多大型项目,房价本身就很低,均价大约都在每平方米3000—4000元左右,相互来往的交通时间,也就半小时左右。如果在大良、容桂等地开发限价房项目,不但在社会资源分配上显得不平衡,而且会影响到周边镇街的市场。

  其次,如果涉及到产权转让,问题将会更加复杂化。在完善的小区里享受到城市配套、小区配套、交通优势等等便利条件,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是吸引其改善居住环境或投资的主要动力。因此,在同一个小区,出现购买金额上的巨大差距,如果产权可以自由买卖,对于有资格购买限价房的市民来说,无疑是不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就依靠政策获得了一笔不小的财富,而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则不公平。

  还有开发商表示,限价房与商品房同在一个小区,对于致力打造地产品牌的开发商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阻力。“按照市场规律,可以作出一个形象的比喻。一辆价值100万元的品牌豪华车,突然以50万元的价格就可以买到,以100万与50万的差别,却可以享受同一服务和待遇,那么出100万购买车辆的人群,肯定心里不是滋味,由此,不少高端用户可能会舍弃这一品牌。”

  记者王伯乐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