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了330亿元用于廉租房建设,这笔资金是否已经分解至市县一级,地方配套资金是否已经到位?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近日下发通知试图摸底。
而作为住房保障体系中“无缝对接”的重要一环,限价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也首次列入了住建部的摸底目标,经济适用房则不在此列。
了解中央资金是否到位
记者获悉,为了解各地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和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情况,住建部本月连发两道通知,要求地方紧急上报相关统计数据和书面材料。
目前,我国廉租房建设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和中央投资补助,以及地方配套资金。在今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财政安排了330亿元(投资补助200亿元和财政专项补贴130亿元)用于廉租房建设。来自官方的消息称,这笔资金已经基本下发到地方。
今年6月初,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将三年747万户的廉租住房保障任务分解至各地。目前各省正在逐步将本省指标分解下达至市县政府。
根据前述两个通知,地方需要上报2007-2009年中央财政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分解下达情况,如省级政府向市级政府分解下达的额度,市级政府向县级政府分解下达的额度,各市财政向辖县(市)财政实际拨付额度等,这些都要一一填写。此外,地方还需要上报2009年实物廉租住房筹集计划进展情况,如通过集中新建、配建、购买、改建等方式各自筹集的廉租住房套数。“廉租房建设是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的,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地方政府的资金落实和配套情况。”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一位专家对记者透露,经济适用房应为地方政府大部分出售了,所以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
摸底意在实现保障性住房无缝对接
继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后,针对城市夹心层群体的公共租赁住房,今年也开始从决策视野进入到实践环节。
北京近日下发了《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计划年内开建5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上海也正在以专题形式研究适合于本市住房市场现状的公共租赁房政策。
上述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专家表示,在全国范围内调研摸底限价房和公共租赁房是第一次,此前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这两类住房,这次摸底也是为了解对这类住房有所需求的人群规模,以便未来实现保障性住房的无缝对接。
根据住建部的通知,地方需要上报自2007年至2009年之间每年的开工竣工和出售限价房套数,以及公共租赁房开工竣工和出租套数。
地方主动“加码”成为政绩诉求
进入2009年,包括廉租房在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被中央政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7月份正式批准成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由住建部牵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国家民委等16个部门参加,阵容可谓“豪华”。
而地方政府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纷纷提高廉租房保障标准和扩大保障人群的范围。在温州,为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和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廉租住房建设,从今年7月1日开始,温州市区申请家庭的低收入标准从低保标准1.3倍以内扩大到低保标准2倍以内,住房困难标准从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4平方米扩大到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
而在记者获得的一份中部某省廉租房三年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各地住房保障标准应该至少提高至17平方米左右,否则无法完成国家下达给我省的指标”。目前,该省管辖的地级市中,廉租房保障标准最高的为22平方米,最低的为12平方米,其他地区为15平方米。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宏新25日对记者表示,从2007年开始国务院下发《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之后,地方政府在廉租房建设上提高保障标准的苗头变得越来越明显,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因为目前廉租房建设主要依靠财政支持,这种做法对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如果地方财力困难,就不太适合无条件地提高保障标准。”王宏新称。
全国人大近期曾组建专门调研组,自6月至8月份在一些地区调研中央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调研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在某地调研时曾直陈:有的城市规划中,保障性住房建设占到城市住户的1/3,规模太大,难以完成。(来源:济南日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