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紧缩二套房贷 北京楼市反应平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银监会紧缩二套房贷 北京楼市反应平淡
2009年07月23日 09:18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成也房贷,败也房贷”,房贷政策已经成为左右中国楼市走向的关键,特别是上周末,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再次重申“9·27二套房贷政策”。他指出,要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严格按规定执行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对投资性住房要坚持首付高成数、利率严格风险定价和资信严格审查的原则,严格执行与借款人100%“面谈”、“面签”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假按揭”、“假首付”现象的发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刘明康的表态让这波从杭州刮起的从严房贷政策得到了最终确认。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对于这次二套房贷的从紧,北京市场反应平淡,无论购房者还是开发商和业内专家均表示,这次房贷政策的从紧很难遏制京城楼市火爆上涨的势头。

  北京依然享受优惠利率

  “银监会出台政策的目的主要是强调各个银行应该严格执行9·27政策,即二套房贷款首付40%,利率上浮10%,但是目前北京方面在执行这一政策时并没有严格按照银监会的重申去做。” 伟嘉安捷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早在刘明康重申收紧二套房贷政策之前,北京市银监会就曾对各家商业银行重申二套房贷政策,二套房贷款若不是购买改善型自住房,首付必须至少四成。从北京地区来看,各家银行也是严格执行该政策的。除了符合首套住房贷款的改善性人群,例如一个三口之家,只要原贷款购买的房屋面积小于81.21平方米,即人均居住面积27.07平方米以内,再次贷款时亦能享受首付最低两成,利率最低7折的优惠待遇。其他贷款人群以家庭为单位,只要之前在央行的征信系统中查到曾贷款买房,再次贷款时首付必须是四成。

  二套房利率方面,根据北京市银监会出台的政策,对其他贷款购买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利率等由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按风险合理确定。

  伟嘉安捷的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北京市各大银行还在按照北京市银监会的通知在执行二套房贷政策,一些中小银行的房贷政策还有一定的宽松,基本上跟此前没有什么变化。

  没有执行利率上浮,通过一些方法购买二套住房依然可以享受20%首付,无疑北京市的从严政策只是走了个“形式”。

  市场不买账交易量依然上涨

  “现在房价上涨得这么快,即使要多付些首付也无所谓,比起上涨的价格这个算不了什么。”在禧瑞都售楼处前来购买二套住房的张女士向记者表示。

  从二套住房贷款政策出台伊始,许多业内人士均认为,对于高端住宅消费者和投资者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但是,记者发现,这次二套房贷政策从严,京城一些高端项目的销售状况依然良好。

  “万科公园5号最近一段时间销售状况非常好,特别是一些大户型,尽管价格已经从最初的1.9万元/平方米上涨到了3万元/平方米。”北京万科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同样,红山世家楼王揭幕的当天也吸引了许多购房者。一位购房者向记者表示,现在市场太火爆了。对于房价究竟上涨到什么程度,心里没底,还是尽快下手的好。

  记者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发现,从银监会开始强调从严二套房贷后,北京市楼市的交易量依然平稳,交易套数略有上升。根据太古地产的统计显示,上周北京市商品房销售总面积58.38万平方米,其中期房40.88万平方米,现房17.50万平方米。销售总套数5357套,其中期房3858套,现房1499套。其中商品房日均销售套数765套,环比前一周715套,上升6.99%。

  可见,尽管目前关于从严二套房贷的声音不断,但是并未对北京市房屋交易量产生影响。

  政策从紧值得斟酌

  “去年全国房地产投资额达到了3.05万亿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启动内需消费,指出旅游、购车、买房是三个主要领域。相对而言,买房销售是比重最大的,也是促进消费最直接的。因此,政府在紧缩房贷政策时应该斟酌。”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中心主任牛凤瑞向记者表示。

  “房地产业主要来自于政策风险,如果下半年房价涨幅过大,可能会引致政府对部分过热区域的调控。”财富证券研究员陈建军认为。政策微调一直是悬在开发商头上的达摩之剑,但大部分开发商目前并不惧怕政策转向。

  陈建军认为,下半年专项扶持政策不会明显转向,经济要保八,除了政府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外,最重要的是带动民间投资,其中房地产是重点。

  2008年,房地产投资占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1%,并带动相关50多个行业发展。因此,推动房地产投资是保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另外,由于地方土地财政的牵制,政府仍然希望促进成交,鼓励企业拿地,尤其是一些外向型经济的城市,通过刺激房地产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