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市范围内提前供暖应落实为市民的“暖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北京全市范围内提前供暖应落实为市民的“暖意”
2009年11月04日 09:5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报评论员 张天蔚

  提前一个月到来的“2009年的第一场雪”,让北京市民比往年更早地感受到冬日的严寒。为保证市民不受严寒困扰,北京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提前供暖。经过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政府对市民的这份“心意”,已经充分地告知于市民,但最终能够真正驱走严寒,给百姓带来温暖的,还是要靠各家各户暖气管道释放出的“暖意”。

  客观而言,对于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从政府的“心意”,到百姓家中的“暖意”,其间确实需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行政程序和技术环节,才可能得到落实。即以最基本的技术要求而言,从点火预热到形成稳定的供热,客观上需要3天左右的时间。而鉴于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3天可能恰恰是一波寒流肆虐的高峰,严寒来袭时做出提前供暖的决定,最终实现的却可能是严寒逐渐远离之后,屋里的暖气和屋外的空气一同慢慢升温。况且,在一个已经基本市场化的供热市场上,如何让供热企业随着政府的决策而令行禁止,也必须在传统的行政手段之外,有更多的市场化措施予以辅助。此次北京市政府决定对提前供暖的费用,由市政府予以全额补贴,可以视为由政府动用公共财政,向供暖企业购买公共服务,是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积极尝试。

  而相对于这种积极手段,对于不能积极落实提前供暖的企业,相应的处罚措施则比较难以实现。目前,北京市政府拟对不能落实提前供暖的小区设立“黑名单”,但对于“黑名单”的具体含义和威慑力,却是语焉不详。实际上,对于具有典型自然垄断属性的供暖行业,供暖企业享有绝对的话语权,行政权力固然仍然留有一定的“余威”,但“黑名单”的威慑力量却已经远非昔日可比。政府主管官员表示,根据未能及时供热的“黑名单”,政府主管部门会找相关供热单位“一一做工作”。如此“宽容”的态度,也充分表现出政府相关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的无力感。

  和其他许多大城市一样,冬季供暖始终是困扰北京的难题。企业、市民双方的利益相互纠结,政府则处于一种略显尴尬的中间位置。但无论如何,随着供暖市场的逐渐成熟和服务意识的逐步提高,政府在供暖市场中的作用已经日渐清晰,即不管企业和市民之间出现多少复杂的利益纠葛,政府都必须充当百姓利益的最后担保人和保障者。虽然这种保障可能以向企业提供补贴的方式体现,但其补贴的最终目的,却始终是为了保障市民在冬日里得到足够的“暖意”。

  既然目标已经明确,政府在供暖市场中便应该有更主动的作为,尤其是当政府动用公共财政投入越多时,这种作为就应该具有更大的空间和合法性。譬如,既然今年政府决定为提前供暖提供全额补贴,则意味着得到供暖补贴已经成为全体市民应该享有的权益,由此,那些未能得到提前供暖的小区不仅应该列入“黑名单”,这些小区的居民还应该因为未能享受提前供暖而得到相应的补偿。就目前政府部门对市场的实际影响力而言,这笔补偿费用完全有理由“转嫁”给那些没有响应政府要求提前供暖的企业。在这样的经济压力之下,相信政府对供暖企业的“工作”,会变得比较顺畅。当然,如果不能实现提前供暖的责任不在供暖企业,而是由政府部门,如市政管线的施工等原因造成,则这笔补偿便理所当然地应该由政府承担。而据了解,类似的情况在当下确实存在且并非个例。

  就长远而言,由北京地区的气候特征决定,每年11月15日的法定供暖日期之前,都可能出现今年这样的意外,因此,每年做好提前供暖的准备,应该成为北京市供热企业的常规动作,政府也应该以此为目标,对本市所有供热企业提出相应的要求,以便可以随时根据气候变化实现提前供暖,而不致像今年这样,让政府的“心意”迟迟不能落实为市民的“暖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