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拆迁地搭窝棚度日 拆迁方称要求苛刻(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村民拆迁地搭窝棚度日 拆迁方称要求苛刻(图)
2010年01月08日 09:09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通州台湖镇郑庄村,邱先生在窝棚外烧柴取暖。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图片来源:新京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片废墟的拆迁地上,通州台湖镇郑庄村村民邱光杰搭起窝棚居住。邱光杰称,搭窝棚的地方是他家的原住址,去年年底,他与拆迁单位就补偿款达成口头一致,对方将他家住房拆除,但拆迁补偿协议一直没有签订。对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中心拆迁办公室刘主任予以否认,称邱提出的要求超出正常拆迁补偿标准,双方协商时他们并未答应。

  村民称对方同意补偿107万

  邱光杰介绍,去年3月末,村里启动拆迁计划,他家与征地单位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中心,就拆迁补偿款一事一直未达成一致,后对方诉至法院,法院要求邱在2009年12月30日前腾空住房。

  邱的妻子崔存玲说,12月29日,她和丈夫开始搬家,中午,征地单位一段姓负责人与数十名男子来到自家房前,要求帮他们搬家并拆迁。崔不同意,提出应先签订拆迁补偿协议,随后双方到村委会协商。崔存玲说,当时段口头答应她,付补偿款约107万,翌日将签订协议。因此,她同意对方将其房屋拆除。

  崔存玲说,接下来的几天,一直没人通知他们去签协议。因为没有地方住,夫妻俩只能在原住址搭起窝棚,目前已经住了一周。

  拆迁办表示邱家要求苛刻

  昨日,记者找到当日双方在村委会协商的见证人———郑庄村村主任朱铁成。朱铁成说,当日,段并没答应邱家提出的107万补偿款,而是说会考虑邱的意见,回去跟领导汇报,开会研究,如果领导批准,翌日就签合同。

  昨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中心拆迁办刘主任也表示,段姓负责人并没答应邱家的要求。

  刘主任说,按拆迁计划,邱家应于去年4月30日前拆迁,近半年来,拆迁办一直在做他家的工作,提出多种方案,但邱家均不接受。

  “他家提出的补偿条件比较苛刻。”刘主任说,邱家共5口人,按照拆迁标准,每人应补偿50平方米的优惠政策房,但邱家提出多安置两个半人,即多补出125平米的面积。

  刘主任称,拆迁办曾提出多给邱家几万元补偿款,但邱不同意。后拆迁办请求通州区建委和法院裁决。目前,只能按照正常的拆迁标准予以补偿,共约101万元。

  - 现状

  地面铺砖当床 夫妻烧柴取暖

  2009年的最后一天,邱光杰在窝棚里度过。窝棚用门板围起,四周围上帆布,没有取暖设备,邱光杰夫妇在地上铺了几床被,席地而眠。“冰凉冰凉的,几乎没法入睡。”崔存玲说,新年第二天,窝棚就被一场大雪压塌了。

  “就算没家,也不住邻居那儿,再搭。”邱光杰对妻子说,夫妻俩在附近找来青砖块,又垒起个小房子。小房子高约一米,比前一个结实。“但还是挡不住风雪。”崔存玲说,这次垒房,夫妻俩在地面上也铺了砖,并在房子外挖了个炉灶,烧柴取暖。邱光杰每天总得起两次夜,顶着寒风添柴。

  夫妻俩没有正式工作,白天,邱光杰去外面拾柴,崔存玲则半步不离窝棚,“我怕有人把它给拆了。”

  最冷的这几天,邱光杰抱着崔存玲,夜里睡不着,两人时而吵架,时而痛哭。

  昨日中午,青砖窝棚在废墟的白雪包围下,冒起炊烟,崔存玲在一个缸子里烤起馒头,准备着和丈夫的午饭。

  本报记者 李天宇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