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离家仅10米5年不通 192户业主“气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燃气管道离家仅10米5年不通 192户业主“气急”
2009年09月30日 09:20 来源:钱江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杭州滨江区临江花园小区紧挨着钱塘江,景色宜人,本是宜居之地。但对其中9幢共192户家庭来说,个中滋味却颇不好受。

  这9幢房子分别为5幢~10幢、26幢、28幢和36幢,从2002年起陆续入住业主。因为没有管道燃气的接入,业主们为每天的吃饭问题烦透了。

  到了2004年,小区第二期、第三期陆续开发,管道燃气接到了家门口。可由于这9幢房子本身没有燃气管道的设施,所以192户业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燃气管道接口离自家只有10米,却依然只能做“无气之炊”。

  自己开车,一趟趟把钢瓶运过江

  楼先生住在临江花园5幢五楼,是最早入住的业主之一。谈起燃气问题,楼先生连声说“无奈”。

  楼先生说,临江花园建设得比较早,第一期都是6层的多层,所以开发商没有接入燃气管道。业主们都是用煤气瓶生火做饭。

  “但是滨江区的液化气供应点大多是民营或者私人的,质量没有保证。”楼先生说,吃了几次亏后,他无奈地舍近求远,选择了城区的供应站,“但城区的供应站只要听说在滨江,都摇摇头说太远了不送上门,所以我只能自己开车去。”

  于是,楼先生自己把液化气钢瓶从城区运过来,跨过钱塘江,然后从一楼背上五楼,“每次都是两个钢瓶,所以我得背两次”。

  像楼先生这样的业主不止一位,192户业主多多少少都有运液化气瓶过钱塘江的经历。

  燃气管道近在眼前,就是不能接通

  2004年,临江花园第二期、第三期陆续开发,这个时候管道燃气到户已经比较普遍。楼先生心想,接上燃气管道后,终于不用背钢瓶上五楼了。

  事情起初也如同楼先生料想的那样,燃气管道接向那9幢楼。但是,直到工程结束,这接口再也没向9幢楼延伸过。

  楼先生赶紧问建设方。建设方答复说,原本施工图就是如此。

  楼先生又问物业公司和开发商。物业公司和开发商答复说,这9幢楼没有缴纳配套建设的费用,所以楼内没有预留燃气管道,工程只能如此结尾。

  原来,临江花园最先的开发商在一期工程完工后就退出了。接手的开发商认为,第一期的配套设施问题应该由最先的开发商承担。

  楼先生和第一期的其余业主虽然多方打听,但最初的开发商杳无音信。

  2006年,第二期、第三期的业主纷纷入住。这192户业主看着其余的业主用上了管道燃气,而自己眼前就有燃气管道的接口,却由于无人承担建设费用而无法接气到户。

  “接气到户”柳暗花明,已有初步方案

  “是不是开发商不理会,我们就永远用不上管道燃气了?”

  “管道接入这是业主要操心的事吗?你看其他业主只要缴了开户费,就能在家里打开阀门用燃气,我们却要辛苦背钢瓶上楼,同样缴物业费,我们怎么就像‘二等公民’?”

  几位业主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郁闷,同时把矛头指向物业公司,认为物业公司起初在与燃气公司和开发商的协调上没有尽心尽责。

  物业公司觉得委屈。临江物业业主服务中心主管王小强说,为了这9幢业主,他们前前后后跑了许多次。“2008年,滨江区的建设主管部门、燃气公司协调过后,曾经提供了一个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在前期调查中并未得到这些业主的认可。”

  这个方案中说,按照杭州市相关规定,配套建设费为每平方米22元(按照建筑面积)。这22元钱,由滨江区政府出11元、燃气公司出8元,其余3元由业主承担。

  王小强说,方案出台之后,物业上门向这9幢的业主咨询意见,结果统计下来,同意这个方案的不到50%。“有的业主提出,自己的房子虽然面积大,但是也就3个人吃饭,如果单纯按照面积来收费,他们觉得不公平。”

  因为燃气管道接入户是同整幢楼的每户居民都相关的,只要有一户反对,这幢楼就无法施工。这个方案也就被搁置了。

  杭州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他们只负责施工,只要配套费一落实,相关手续完备,他们就能够进场施工。他建议记者向滨江区建设部门询问。

  滨江区建设局城市管理科的叶兴明科长向记者详细解释了临江花园燃气管道问题的来龙去脉。他说:“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费用如何分摊的问题,既然有的业主提出,原先的方案里业主承担的费用不尽合理,那么我们就修改方案。”

  叶兴明告诉记者最新的消息,目前建设局已与燃气公司达成了初步共识,争取让业主少承担或者不承担费用。“在这个共识下,接下来只要临江花园的业主委员会提交一份书面报告,同时附上所有相关业主同意施工的签字,我们会在一周内将材料送给区政府,一旦审批就可以马上施工。”

  叶兴明说,让临江花园这9幢业主能早一天用上管道燃气,这既是行政部门分内的事情,也是建设主管部门和燃气公司的心愿。(本报记者 陈文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