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地”“地王”:高房价下的土地市场引人深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囤地”“地王”:高房价下的土地市场引人深思
2009年11月26日 16:15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前,北京又诞生了一个“新地王”。大龙地产以50.5亿元拿下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一块低容积率的地块,而几年后新的别墅很有可能在这片土地上建成。在上涨的房价下,频频刷新的“新地王”纪录,无不在告诉人们,土地市场的火爆丝毫不亚于房屋市场。

  在经历了“地价拉动房价还是房价拉动地价”的争论后,近来有关“建楼不如囤地”的争论,更是把土地市场上的“囤地”现象推上了风口浪尖。近日,国土资源部更是频频出台政策,不断加大打击“囤地”行为的力度。

  拿地“不差钱”

  去年,土地“流拍”成为土地市场不断出现的现象。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土地不再是“香饽饽”,反而成了“鸡肋”。转眼间,随着今年房屋市场的回暖,久未谋面的“地王”频频爆出,在冷暖的强烈对照下,我们可以看到一根细绳牵动了土地市场的变化,即房屋市场的波动。与此同时,不断出现的“地王”,也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周边区域房价的上升。土地和房屋,共同演绎了如今让人看不透的房市“乱象”。

  其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地王”身后的“央企”身影。就拿今年令人关注的北京广渠路15号地的争夺来看,“黑马”中化方兴的胜出,令国内民营地产大鳄望洋兴叹。央企凭借雄厚财力,纷纷涉足房地产市场,无疑让人们感叹,土地市场原来“不差钱”,这也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资产价格上涨的担忧。

  记者在采访中,一位土地专家向记者表示,土地“招拍挂”,是一种很好的制度设计,不能因为“地王”的出现就否认这种制度的科学性,当然我国的土地市场比较特殊,相关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在一些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丽娜日前在“2009~2010年住房形势与政策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的供地模式是影响楼市的最大障碍和背景。这句话或许有些尖锐,但是从专家的口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土地市场的不完善,给我国的房市带来了重要影响。

  “囤地”备受指责

  日前,有专家指出,土地政策和开发商拿地后的二次囤积和垄断,导致了土地供应紧张,进而推动了房价上涨。

  “囤地”并不是一个新兴事物,在2006年和2007年我国房价飞速上涨的时期,“囤地”成为各方指责的焦点。“囤地”的危害,我们有目共睹,它对于土地的供应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使得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在我国正在向工业化和城镇化迈进,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大背景下,土地供需矛盾的加大,无疑将会推动房价的上升。

  为何在今年“囤地”重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对象,为何这一现象屡禁不止。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日前提出,目前“囤地”现象原因复杂,一方面可能是开发商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地方政府的原因,即整体规划过程中土地开发前期手续没有完备,导致土地不能进行开发。因此,国土资源部下一步将监督促进土地开发进程,大力打击并曝光相关违法案件。从根本上来看,巨大的利益是“囤地”屡禁不止的原因。“建楼不如囤地”这一说法,暴露出“囤地”这一投机行为所带来的暴利。

  我国对于打击“囤地”的措施已经存在,对于“土地闲置两年”的处理也是屡次强调,但事实上,有关措施并没有真正得到有效地执行,使得房地产开发商有空可钻。而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上升,带来了开发商“囤地”的利益驱动力。因此,打击“囤地”这一投机行为,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重拳剑指土地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国土资源部对开发商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囤地”问题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强。

  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批而未用”土地核实工作的通知》,对“批而未用”土地展开核实。国土资源部还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调查的紧急通知》,调查内容包括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结构及来源于储备土地的情况等,调查目标直指“囤地”问题。

  近日,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发布《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增补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增补本)》,国土资源部表示,这是为了增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严格土地供应政策。专家也表示,从新目录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房企今后拿地的最大面积不会超过20万平方米,这将对企业的大规模拿地并囤地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并且避免了一些大开发商对区域市场的垄断。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