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规格高、时间紧、措辞严厉的土地储备摸底调查正在国土资源部(下称国土部)部署下悄然启动。
近日,本报记者独家获悉,一封标明“特急”字样、名称为《关于开展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调查的紧急通知》的文件已经由国土部下发至各省国土厅,调查目标直指囤地危机甚至触及背后的土地储备运行制度。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文件已于9月上旬签发,由国土部办公厅发到各省国土厅,再层层转发。文件具体调研内容包括了调查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结构及来源于储备土地的情况、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情况、储备机构借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情况。
此时国土部出面组织摸底调查土地情况并非偶然。据悉,房价飙升、地王频现早已引起了政府高层的注意,“尤其对楼市的成交量和价格回升迅速、但投资启动缓慢的现象,中央尤其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国土资源部已先后于9月7日至9月9日3天内,发出通知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监管等工作。
“相比之前的措施,这次土地储备大调查试图从土地储备制度这一根本上找出土地市场的根本症结,力度相当大。”上述知情人士说。
据悉,在9月9日国土部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土部部长徐绍史坦率直言:“我要不客气地说,在土地供应和供地效率上,我们做得不够好。”
土地大摸底
在这份文件中显示,此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目前各地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研究分析当前土地储备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土地储备相关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在具体调查方式中,国土部拟订了5份表格,分别涉及到了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结构及来源于储备土地的情况、政府储备土地来源、开发及供应土地价款以及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情况、储备机构借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情况。
具体操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各市(地),以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市、县为调查单元开展调查,调查完成后,以纸质和电子方式逐级汇总,国土部将选择部分城市进行实地调研。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5月以来由国土资源部启动的第二次土地储备摸底调查。
广州中地行董事长徐建平向本报记者透露,今年5月中旬,国土资源部就先后派驻“人马”,前往广州、杭州以及山东等地进行过一次土地摸底调查。主要对当地已拍地块的开工情况以及后续处理问题做调研。
“几个月之后再次启动调研,很大程度上与5月份过后频繁拍出的高价地块有关。同时1~8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房价虽然飙升,但房地产投资拉动效应不明显很可能是最主要动因。”房地产高级经济师章林晓表示。
章林晓曾在8月底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交一份建议,其中将此类问题归结为“两快一慢”现象:价格回升和销售面积增加比较快,但投资增加比较慢。而此现象显然也引起了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这次调查将是有史以来最为彻底的一次,并试图找出制度背后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如果按照进度来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花费精力也将很大。
“但这次调查科目却只涉及土地储备中心,没有考虑现在很多地方城市投资公司取代了储备中心的功能,这将会使得这个调查效果大打折扣。”该知情人士说。
剑指囤地
“储地和融资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储地重点调研未开发地块,具体来说就是囤地;而融资层面主要为地价款支付状况。”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其实,地价款分期支付是主要漏洞之处。土地拍卖时只涉及到单价和总价状况,而具体的支付内容主要体现在后期合同文本中。”
“为什么要土地、金融两手并举?在这轮地王频出的背后是信贷的支撑,尤其是金融机构通过土地融资向有政府背景的单位放贷,都在一定层面上助长了这种状况的发生。”章林晓说。
金隅北京公司副总经理何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级土地开发速度过慢也是导致土地供应不足而引起开发商囤地的根本。
“土地市场不同于楼市,整理时间很长,集中供应一段后就没地了。下半年北京市国土局号称会供应1000公顷,其实压力很大。”何弢表示,
事实上,9月国土资源部已先后通过各种方式对开发商囤地发出最严厉警告:非政府原因造成商品房用地闲置的将严惩不贷。
9月1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严格建设用地管理促进批而未用土地利用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及时向社会公开供地计划、供应结果和实际开发利用情况动态信息;9月7日,国土部下令,各省将前期工作不足、资金不落实而无法开工的项目用地,及时调剂给其他项目使用;9月9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表示,国土资源领域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六大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监管”。
高策地产董事长李国平就国土部此次整饬力度表示,这反映政府对前一段时间刺激政策所达到的效果不满意。“出了那么多刺激政策,成效却是帮开发商解套,这不是政府希望看到的效果”。
“企业囤地有两种原因:赌预期和避险。现在拿地大多是出于避险,这是一种低效运营。”李国平说,“在市场刚有转机时,开发商捂盘、提价、囤地等行为令后市骤然又增加了风险,政府部门此时严格控制囤地是对这一现象的警示。但在后续政策方面,目前政府部门面临的尴尬是:既不能加油,也不能踩刹车,所以纯粹行政方式所起的作用或许并不大。” (中国房地产报 张媛媛 魏洪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