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购二手房垫资费涨了“差钱”客户越来越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天津:购二手房垫资费涨了“差钱”客户越来越多
2010年06月07日 13:56 来源:城市快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楼市新政出台后首付提高,津城二手房市中“差钱”客户日渐增多。对于购房意愿强烈的人来说,找垫资公司拆兑首付费用成为不二之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二手房市垫资交首付业务占比,比新政出台前翻了一倍,一些中介、担保公司提高了垫资收费标准。

  典型案例  

  购二套房交不齐首付

  不得已垫资多花六千

  在津工作将近十年的湖南人刘小姐,几年前用贷款在和平区买了一套独单。最近,由于父母也要来津,刘小姐计划用贷款再买一套偏单。“我刚谋划好,二套房首付突然五成了,这样我的资金就不够了。”刘小姐说,她看上的房子总价为100万元,之前首付只要40万元。“中介说可以把房屋总价做成120万元,这样可以从银行贷出60万元,加上我自己的40万元,就能买房了。可是,这样一来需要我先交60万元首付,得从垫资公司借20万元。等银行的60万元批下来,再把其中20万元还给垫资公司,40万元给房主。”

  记者了解到,刘小姐联系的垫资公司是中介机构为其介绍的。“20万元一个星期的利息是2000元。”最终,小刘的房贷三个星期批下来了,一共交了6000元利息。当记者问及她是否觉得利息太高时,刘小姐说:“看上的房子挺合适,要是找湖南的家人汇钱,实在张不开口,还不如花点儿利息找垫资公司。”

  记者调查

  垫资费用标准升至5%

  垫首付业务占比翻倍 

  房贷新政出台前,客户找垫资公司借款,每月所支付的费用为借款额的3%左右。近日记者走访黑牛城道附近的二手房中介发现,经纪人对垫资借款费用的报价已达4%至5%。据了解,垫资服务费是按月计息,房贷新政出台后,银行审批贷款速度放缓,客户借款时间变长,垫资公司收取的利息费用已经不少了,为何还要提高“利率”?

  业内人士表示,垫资公司主要为需要贷款的企业或个人提供担保,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其资金主要来自合作密切的银行,其次是国内外财团及社会闲散资金。他们给客户提供担保业务,就目前房地产业而言主要停留在借贷层面。在垫资解押业务中,垫资方拿自有资金给客户解押不涉及第三方,风险须自己承担。“目前银行房贷业务审批和放款时间越来越长,意味着不确定因素增加,垫资公司肯定要适当提价。”

  在本市某垫资公司供职的周经理说,在他们的房地产业务中,收益最为可观并稳定的属垫资解押和垫付首付。“垫资解押是指卖房者所卖房屋有贷款,买卖双方找垫资公司出钱还清贷款,然后再进行正常的买卖交易;而垫付首付是指买方找垫资公司借款支付首付,然后再用银行贷款还清垫资公司的借款。”周经理表示,房贷新政出台后,虽然公司总体业务量下降了,但垫首付业务占比大幅提升。

  我爱我家企划总监陈萌表示,从公司成交数据来看,近10%的交易中客户会选择垫资业务。房贷新政出台前,垫付首付与垫资解压业务占比分别为30%和70%;新政出台后,垫付首付与垫资解压业务占比变为70%和30%。市民对二手房垫资费用上涨表示无奈,工程师杜小姐表示,现在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对于想买房改善居住条件、又没有足够钱交首付的人来说,找垫资公司周转资金是不得已而为之。

  名词解释

  何为垫资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垫资公司大多为一些担保公司或者贷款中介公司,其业务涉及面广(如股票期货、黄金投资、交通能源、矿业等),但房地产业务为主流,当中包括房地产项目融资、垫资解押、房产抵押借贷等,收益最为可观和稳定的属垫资解押和房产抵押借贷。

  【律师提醒】

  谨防垫资协议中

  存在不合理条款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天津分所律师马晖表示,目前垫资公司向购房者借款并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不过,这虽然有利于降低购房者的置业成本,但也会让资金实力不足的购房者进入市场,增加房贷资产的潜在违约率。马晖提醒,一般来说,寻求垫资帮助的人购房意愿都很强烈,在垫资协议签字很草率,出现不合理条款(比如多倍赔偿等)的风险增大。“一旦银行贷款出现问题,垫资协议中的不合理条款就会使得购房者处于绝对被动地位。”(作者 姚华 许佳)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