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78岁的退休工程师黄日新老人,在海淀区六郎庄建起“胶囊公寓”,房间只能容下一张单人床,租金200-250元/月。
但公寓建起后,一度无人问津。于是黄日新老人想到试住的法子。经过试住,昨晚“胶囊公寓”终于迎来了第一位租客!
现场
搬来家当 壁纸布置新房
昨晚8点,25岁的山西姑娘张琪,搬着自己的全部家当——一个小整理箱来到这个新住处。眼前的这个女孩,短发、短裙、一脸阳光。
张琪,在北京5年了,目前在广渠门的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月收入三四千元。几天前得知胶囊公寓可以试住,她就搬来了。5天过去,试住者一个个搬走,只有她搬来了所有家当,决定长住。
她成了这个胶囊公寓的第一位租客。
“第一天不太适应,”张琪说,这里隔音不好,而且她的邻居都是农民工,夜里有些吵,而自己当天带的被子不够厚,冻得一晚上没睡。
“不过习惯就好了!”张琪一边收拾一边满面笑意地说。
昨晚,她带来花棉布、壁纸、剪刀等,兴致勃勃地装饰起新家。
她先试着用棉布装饰成“天顶”,然后用壁纸贴在墙上,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一个童话的世界,张琪说,在这里她能实现自己在北京的梦想。
条件受限 上厕所和洗澡不方便
唯一让张琪感觉不便的就是上厕所和洗澡,夜里上厕所要从三楼跑到外面,洗澡得去浴池,但张琪觉得,别人能克服自己也没问题。
原来和别人合租,800元/月,但现在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张琪打算至少租上一年,“如果可能,结婚以前都会住在这里。”
对于这个新邻居,居住在旁边的农民工们都表示了不解,“我们都不爱住在这里,一个小姑娘怎么会愿意住呢!”
今天上午,房屋的设计者黄日新高兴地说,“有人来租房说明我的设计得到认可了。”
对话张琪
爸爸去世 省钱可以补贴家用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让你租下这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张琪(以下简称张):爸爸2008年去世了,妈妈没有工作,妹妹刚毕业,省下来的钱正好可以贴补家用。
FW:租住在这里,你的家人、朋友都知道吗?
张:刚刚和男朋友分手。我的好朋友都知道,等我把这里装饰好了,就让她们过来做客,她们还都觉得我很“潮”呢。我觉得生活中的奔波没有必要跟家里说。
FW:不觉得居住在这里很压抑吗?
张: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可以贴上自己的照片,挺有成感的。人生来是平等的,住在这里不代表将来不会好,说不准这里还可能出现很多艺术家呢!
FW:你觉得这里安全吗?
张:安全不安全还没想过,我觉得大部分的人都是好的。
FW:你有买房子的计划吗?
张:其实2008年我用自己的钱和母亲的“赞助”,在双井买了一套非常小的房子,20多平方米,没有产权,13万就买了,现在能卖22万了,我把它租出去了,每月1200元。(记者 暴春英 实习生 蒋晓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