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引热议 业内称被误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引热议 业内称被误读
2010年04月07日 15:24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日前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的一句话被媒体报道后,引起民众心生不安、网友口诛笔伐。但仔细分析仇保兴原话内容,有可能被媒体误读了。

  “建筑寿命”意思被误解

  据英文《中国日报》报道,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报道援引了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的讲话:“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

  对此,保利集团副总、广州公司总经理余英直言,这是“误读”的假新闻。“仇部长的意思是批评规划建设没有远见,好多建筑没到使用年限就拆除了。不是说建筑质量。”

  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认为,按照国家设计规范的规定,普通建筑安全使用期至少是50年,但目前国家对建筑质量的标准还没出台,在没有参考值的前提下,提出“中国建筑寿命只有30年”是不大准确的。“只要开发商后期管理得当,房子用足50年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他还笑言“中国规定的土地使用期限是70年,我看大多数人都不能看到自己的房子自然倒塌的那一天吧”。

  合富置业首席市场分析师龙斌说,从建筑的图纸设计,到建筑过程中材料的选取使用,再到最后的验收阶段,国家对开发商的行为都有严格的监督。“当然,如果是由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严重违规导致的楼歪歪、楼脆脆,那种房子的确是不能住。但如果是经过国家正常的检验程序盖好的房子,我觉得质量不成问题。”而北大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则指出,70年土地使用权与50年建筑安全使用期之间的差别着实太大,国家对建筑质量的标准应该提高,“中间相差的20年怎么办?要求不能太宽松了,开发商提高建筑质量,成本其实也不会增加太多。”不过,目前并没有因建筑问题而倒塌的房子,他严重质疑目前中国建筑寿命只有30年的说法,认为太不合理。

  短命的住宅状态应改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宋春华表示,现在大量的建筑被拆除,原因是很多的,规划变动、利益驱动、政绩冲动、文化素质底下的盲动,动来动去就是把房子拆了。按照国家设计规范的规定,普通建筑安全使用期至少是50年,“这50年不是说像食品使用期三天以后不能用了,而是说到了50年如果有很好的维修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这个下限必须要满足的,可是现在大量拆除的是20、30年寿命的住宅,不仅仅是大陆,台湾也是如此,台湾大量是20多年。日本也是这样的,东亚是一个非常浮躁的地区,日本大量也是20多年的房子,再看欧洲,英国都是130多年低一点也是60多年,包括东德,70、80年的建筑寿命是很正常的。”宋春华认为,现在我们说谁是资源节约型的,谁是环境友好型的,你拆得越多,耗的资源越多,我们建筑短命也要计一笔账,拆了以后还要投入,所以短命的住宅这种状态确实应该反思,必须改变。

  “抽筋”降成本的确存在

  什么原因造成一些建筑“短命”?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朱中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除了规划与设计,还有诸多原因也会导致目前许多建筑“寿命”缩短。他特别指出上世纪70年代的简易楼对建筑平均寿命过短的影响。“在当时情况下,老百姓对于住房的需求非常大,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却不高,而且,住房也没有走向市场化,那时候的房屋都是为了满足百性的居住需求应急而盖的,而且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可能是廉价的,所以,房屋的整体质量不是很高。”

  至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建的房子,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教授张原分析,自然寿命已经提高了,应不止“30年”这个年限。但他同时表示,“即使挺过了30年,中国的大多数建筑到50年时也需要加固、维修了,有质量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产企业的老总告诉记者,施工质量低、材料质量差的现象在业内也时有发生。由于一定的利益关联,一些开发企业包庇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双方相互勾结的结果就是牺牲了建筑的质量,的确会造成建筑的使用年限大幅缩短。

  “同时,部分企业采取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路线,也是造成建筑“短命”的原因。”

  此外,这位老总分析,监管力度不够也是造成建筑“短命”的一个重要方面。据他透露,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建造项目的过程中采取“抽筋”的方式来减少建筑成本,已经是业内半公开的秘密。要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在关键部分进行严格的监理;如果发现违规行为,应给予重罚。

  赵燕华、谭抒茗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