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房价居高不下主要有三原因 凸显人性弱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学者称房价居高不下主要有三原因 凸显人性弱点
2009年12月22日 09:5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房价居高不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几代人对地产需求的爆发;二是“地王”频现反映房地产业行业管理的不成熟;三是老百姓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及时实施物业税是抑制投机过滤真假需求的有效利器,同时改变目前房地产公司的经营模式,商业、工业、旅游等多业务并举,政府也要为竞标土地参与者设置一定门槛,加强行业的管理和疏导。

  在当前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背景下,地产股多少会受到影响,也会短期影响股市走势,但这种影响应是短暂的,股市真正的上涨并不会因房价回归而停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屈波博士

  12月14日一篇题为《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文章成为了各大媒体头条。随之而来的是地产股应声而下,当天上午房地产股全线破位下跌,沪综指下跌60余点,到尾市权重股强行拉回并涨60多点,上下振幅超过4%,实为近期罕见,足见地产市场对股市的影响,甚至有人提出此举将成为地产股或本轮行情的终结者。

  房价高居不下凸显人性弱点

  笔者认为,对于我国房产价格的居高不下,主要是三方面原因:一是改革开放30年,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条件改善的渴望,一间毛草棚和几间破瓦房的时代已经结束,几代人的集聚,在一段时期内爆发,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房产实实在在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二是面对各地纷纷曝光的“地王”,人们又纷纷把房价虚高的罪名,指向了政府的土地供应,难道要政府面对不断提高的竞买叫价,选择一个最低价?这岂不是典型的国有资产贱卖?所以,我们不能过分指责政府。“地王”的存在,主因不在于土地的供给而在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初期行业管理的不成熟;三是反省自己。其实每个经常抱怨房价不断上涨的人,常常也是房产需求者和购买者,当然也是房价不断上涨的始作俑者。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自己的贪婪和恐惧,投资视野和投资渠道的狭窄;超强的预期和盲目地跟风。这一切,加上客观需求、不成熟的行业发展和管理、扭曲的大众消费和投资心理,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着我国的房价日益由一个泡沫走向另一个泡沫。

  摆脱依赖和投鼠忌器

  地产业发展才会健康

  面对节节走高的房价,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经济学界早已关注,并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和实施很多措施,从2005年的“国八条”,到2006年的“国六条”,但整体看来,几年来各种措施的实施对抑制房价来说收效甚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投鼠忌器,不敢下重药。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房地产业的过分依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隐患,房地产业已占了GDP的6%,而25%的投资也集中在房地产行业,30多个产业与房地产关系紧密。所以,担心对于房地产行业过于严厉的调整会延伸到金融领域和影响到整个经济的稳定。其次就是没有对症下药。根据前面对房价上涨原因的分析,及时实施物业税,是抑制投机过滤真假需求的有效利器。另外,改变我国目前房地产公司的经营模式,不再为生存而拼命拿地,不再只是单纯开发住宅用房的项目公司,而是商业地产、工业地产、旅游地产等业务并举,而政府也要为竞标土地的参与者设置一定的门槛,加强行业的管理和疏导。最后,广大民众也要改变现有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不再片面地追求住新房、住大房而倾几代人之力满足一时的虚荣。从发达国家房地产交易情况可以看到,80%以上是二手房,我国目前则不然,而二手房交易占比的增加也许可从一定程度上削减房价上涨的动力。

  房价回归 对股市只有短期影响

  由于房地产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独特的地位和与其关联的行业众多,房价和股价自然成为了一对孪生的姊妹。作为经济晴雨表,面对不断高涨的房价,股市也会随之上涨,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和股市上涨都是不健康的。凡是靠房地产支撑起来的经济繁荣,最终结果一定是泡沫破裂。因此,在当前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背景下,A股地产公司,多少是会受到一定影响的,也会从短期影响股市重心的下移,近期股指连续回调就已说明了这一切。但是,这种影响应该是短暂的,股市真正的上涨动因并不会因为房价的回归而停止,真正决定股市走势的应该是整个经济的回暖和上市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