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在争议中前行 成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房地产市场在争议中前行 成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
2009年09月28日 11:31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78年之前的20多年中,中国没有房地产市场,没有房地产业,只有建筑业。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国家是高积累、低消费,民众是先生产、再生活。那时,我国的住房制度被概括为“国家统包住房投资建设,以实物形式向职工分配并近乎无偿使用的福利性住房制度”。即由国家或单位集中建房,再分配给职工使用,产权公有,个人缴纳较低租金。

  由于福利分房制度,使得住房建设投资“有去无回”,住房建设以及维修和管理成了国家的沉重包袱,职工对住房也形成“等、靠、要”的观念,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城市居民住房形势越来越严峻。

  “那时候人多房少,房子是按照工龄、职称和贡献多少来分配的。”提起福利分房,年过七旬的范连庆老人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分配到单位时,都是三四个人一间宿舍;工作五六年后,也还是和几个人挤在只有几平方米的房间里。”许多和范连庆有着相同记忆的人,对当时居住条件最深的体验莫过于拥挤。

  “当时人们是千方百计的利用空间,在本已狭小的空间里东挪西移,走廊里堆满了杂七杂地八的东西。”范连庆老人感触地说道,“对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能在退休前分得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一旦儿女成家,就只能与父母挤住在一起,三代同屋的住房现象普遍存在于众多家庭之中。”

  “文革”结束后的知青返城高峰,和上世纪50年代生育高峰带来的结婚高峰,让城镇居民的住房矛盾,在1978年前后开始突出。然而,面对全国869万城镇缺房户,“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使疲弱的国家财政早已无力承担。

  关系民生的房子问题,成为当时决策层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棘手问题。

  1978年9月,邓小平提出:解决住宅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比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个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潜力不小。此时,距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还有3个月时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针对住房问题,邓小平再一次说,“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对低工资的职工要给予补贴。

  邓小平的讲话打破了传统的住房公有制、福利制观点,描绘出了住房新制度的基本蓝图。198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中正式提出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准许私人建房、买房、拥有自己的住宅,不仅新建住宅可以出售,现有住宅也可以出售。

  “但问题是,大家手上都没有什么钱,没有能力买房。住公家的房子,不仅房租便宜,而且维修费用也不用自己支付,为什么还要买房子呢。”范连庆老人的顾虑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1988年1月,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系统全面地提出了我国房改的整体构想,勾勒了我国政府新的城镇住房政策的轮廓,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之后,公房出售、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国家安居工程等房改重要内容相继开展。

  随着新住房时代的开始,1989年范连庆老人将单位分给的两间平房,按照工龄扣除房屋折旧,花了万把块钱买了个二室一厅的房子,住进了单元楼。范连庆老人回忆道,还记得当时全家人兴奋得几乎一夜没睡。

  转眼到了1994年,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这成为中国商品房时代来临的前奏。1998年7月,国务院以《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标志,中国房改开始了从福利到货币的实质性一步。

  而这一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楼市一片黯淡。中国虽然没有受到危机的直接冲击,但仍然面临内需不足、消费不振的局面,而住房货币化正好成为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好办法。也正是从那时起,延续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成为历史,商品房全面进入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

  2000年,范连庆老人用多年的积蓄和一双儿女凑的30万元钱,购买了现在居住的这套140平方米的房屋。看着宽敞明亮的客厅,坐在摇椅上的范连庆老人不禁感慨地说道:“几十年前何曾想过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啊!足矣,足矣。”平日里,老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洒满余辉的阳台上,逗逗他心爱的鹩哥。

  在住房制度改革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但给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而且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保持在两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累计占GDP的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0%。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