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买到手的限价房公然在网上叫价出租,原本是为了解决夹心层购房难而推出的限价房反倒成了购房者的牟利工具。记者昨日暗访上周刚刚售罄的萝岗区龙光峰景华庭,发现有人以每月1200元的价格放租一套两房一厅的限价房,而更多的放租信息正在网上悄悄散布。
刚买到手的限价房1200元放租
限价房是广州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了缓解中等收入阶层住房困难、抑制商品住房价格过快增长而推出的宏观调控措施。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从一开始就对限价房的申购和管理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明确只能由广州户籍的首次置业者购买,并且5年内不得出租和转让。
然而却有部分家庭把刚刚买到限价房放租获利。记者昨日以租房为由联系到刚刚买到限价房的谭先生,并约好时间看房。谭先生购得的是峰景华庭6栋B104限价房,两房一厅共有84平方米,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这套房子光洁一新,除了一个双人沙发以外没有任何家具家电。
“这个房子是限价房可以租吗?会不会有风险?”当记者抛出这个问题后,谭先生很肯定地回答:“可以租,我有很多房,在天河也有房,这里(峰景华庭)是刚刚买的,还没办下房产证。”
谭先生的这套限价房出租价格为1200元/月,还要求付两个月的押金。他表示能够签一份合同,不会让租房的人吃亏。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准备些家具家电时,谭先生表现出长期经营房地产租赁的老到:“租房子我最有发言权了,有的人愿意用自己的家具,买了家具不好放租了。”
临别时,记者问租限价房会不会被邻居举报,“邻居不会问的,他的房子也租出去了。”谭先生指着隔壁B105房间说,“我可以跟你实话实说,他们这套是租出去办公的,刚刚租出去,是两三个人的小公司。”
限价房网上交易信息泛滥
谭先生的放租行为还只是冰山一角,记者昨日通过口碑网、搜房网、易居广州租房网、58.com等多家网站查到了多个公开放租峰景华庭限价房的信息。这些房源有两房一厅和三房两厅等多种户型,月租价位在1000元-1500元之间。由于限价房命令不得转租,峰景华庭附近也没有房地产中介,所以许多人就干脆绕开中介利用网络直接放盘。
“该房屋为2009年新房,房子宽敞明亮,客厅出来有一个大阳台视野不错,想找在附近上班打算长住的朋友,或是租来做公司办公用更好。”搜房网的一套峰景华庭限价房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而在易居广州租房网,更有人贴出了出租限价房的户型和实景照片。
记者按照这些放租信息一一致电询问,其中一位电话号码显示为佛山的放租人表示,他的限价房已经租出去了,他在网上的放租信息显示“龙光峰景华庭6C房屋出租,南向3室2厅,租金初步定位2500元。”
而一些限价房的业主论坛更是为这种违规的租赁行为提供了平台,几乎成了限价房交易中心,有人发帖求购限价房,有求购者还强调自己符合限价房的购买条件,而有业主则发帖称欲转让限价房。
房管局今日全面出动检查限价房
广州曾在全国率先推出限价房用地,这种住宅用地通过限地价和限房价的方式控制最终的售价,从而使限价房比市场上的商品房有更大的价格优势。比如龙光峰景华庭的限价房售价只有4000元/平方米,而当地周边房价已经高达8000多元/平方米。
限价房属于稀缺资源,是政府为了补贴中等收入家庭而推出的政策性商品房。每次限价房销售,都会吸引大批市民争购。仅上周龙光峰景华庭最后一批250套限价房就有2505户报名购买,然而这些宝贵的住房资源现在却被部分人出租获利。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将在今天展开对限价房的全面检查,一定要严处违规出租限价房的家庭。同时还将严查限价房周边的中介公司,一旦查出中介机构有违规操作的情况,将从严处理。
从经济适用房转租到限价房转租,广州为低收入困难家庭和中等收入群体推出的政策性住房都遭遇了购房者的诚信危机,如何维护公共资源的公平已经成为摆在广州住房体系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日前也呼吁,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加快推进收入、纳税、资产等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
对话
记者:这个房子是限价房可以租吗?会不会有风险?
谭先生:可以租,我有很多房,在天河也有房,这里(峰景华庭)是刚刚买的,还没办下房产证。
记者:租限价房会不会被邻居举报?
谭先生:邻居不会问的,他的房子也租出去了。我可以跟你实话实说,他们这套是租出去办公的。
□限价房
截至2009年6月23日,广州保利西子湾、万科新里程、中海金沙馨园、龙光峰景华庭等4个限价房项目共批准预售6665套限价房、已销售6644套。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房地产咨询研究中心研究认为,限价房在房价高涨时推出,使得部分刚性需求群体选择暂时推迟或取消购房计划,产生了有效的调控效果。但也有很多业内人士批评限价房很难监管,容易造成新的不公平。
□廉租房、经济适用房
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土地采取划拨方式供应,建设涉及税费全免。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为本市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优先保障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这两类保障型住房需要严格的审核,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是动态变化的,也给管理者带来监管上的困难。
本报记者 王卫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