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管家协助服务,专属医院、豪华健身会所、冬夏“候鸟式”养老旅行……根据房型和年数交付35万到79万不等的“入会”费得到房屋使用权和一应俱全的社区服务,每年再需2万—6万不等的年费,享受“打包”的生活服务。究竟是“天价养老院”还是老人们完美的“养老天堂”?从去年5月正式营业以来,中国第一个老年会员制养老社区——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就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
目前,总计834套老年公寓共售出120多套非产权公寓。入住率不高的压力也促使亲和源最终打开“只卖使用权不卖产权”的口子。据市场部金经理透露,将首次开放一栋老年公寓卖“产权房”试水,计划10月1日开盘。目前已有近20套公寓被预订。
近四成老人“卖房养老”
潘阿姨和老伴今年5月入住亲和源公寓。在此之前,老两口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把自己的住房出售,用换来的80万“房钱”支付50万的会员卡和年费。“老伴已经79岁了,我们俩之前都精心算过了,80万里扣除50万,剩下的30万能够支付15年的年费,对我们来说时间也差不多。我们是破釜沉舟,下大决心卖了房子的,后面的这些年数就交给亲和源了。 ”
根据社区调研中心的统计数据,目前入住的130多位老人中以大学教授、医生,知识分子居多,超过半数以上拥有大专及本科学历。其中,“卖房养老”的住户达到38%;用个人储蓄的占36%。另有部分住户则通过子女出资或者多种方式结合。而每年的年费来源,近半住户来自 “个人储蓄”;19.21%来源为售房所得;13.48%为儿女出资。
50万元“入会”值不值?
记者走访了一些入住老人,发现老人们对这里的生活设施和服务满意度普遍较高。可是为何一应俱全的老年社区“叫好不叫座”呢?如果按中套户型为例,需50万元办理终身会员卡,是否价格过高,老人无法负担呢?
金经理跟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两位老人有一套房子,卖掉后价值100万,买这里中套的会员卡只要50万,每年的年费,两位老人的退休金足以支付,剩下50万,用于平时生活开支、医药费。等到生活不能自理时,可以免床位费,入住专属医院或选择暂时放弃公寓使用,可免年费。 ”
在推出“产权房”前,亲和源采取的“会员制”是争议的关键点。记者了解到,许多有意向入住但仍然观望的老人最大的担忧就是:花50万买张会员卡,万一企业破产倒了怎么办?与其买使用权,终究不如直接购买产权来得踏实。
面对各种质疑和压力,亲和源无奈将一栋老年公寓作为度假酒店,就是为了让一些老人短期“试住”,亲身体验老年社区所提供的服务是否物有所值。
金经理向记者透露,“面对一部分人的信心不足,我们这次先推一栋公寓‘试点’销售,看市场反应。 ”但为了保证整个“老年社区”品牌的“纯度”,售房合同上已经注明,即便购买产权,入住老年公寓的必须是符合相关标准的老人,即女性年满55岁,男性满60岁。
民办养老机构陷“困境”
上海的养老形势出现这样一个奇怪的局面:一方面,老百姓苦叹“一床难求,养老难! ”另一方面,民办的养老机构却抱怨入不敷出,难以为继,难赚钱!这“两难”中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和原因呢?
“现在养老床位总体是求大于供,所谓‘一床难求’的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 ”老龄问题专家分析:大部分的老人和子女都希望找到离家比较近的养老院,方便联系、探望,这就使得中心城区的居民,如果要找一个合适的养老院,会比较困难了。而市郊的许多养老院由于配套设施尚不完善,面临“看病难”。许多老人不愿离开中心城区的很大原因就在于这里拥有一流的医疗资源,聚集着全市最好的医院。此外,现在入住养老院的条件一般都是生活能够自理的健康老人。对于这部分老人,大多希望能够和自己生活中的朋友有所来往,比如聚会、相互探望,而去市郊养老院,则远离了原来的生活圈,文化娱乐资源也相应匮乏。
专家指出:“民办养老机构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土地问题,这个费用最终转嫁到老年入住者身上。一旦费用过高,就流失了老年消费群体,最终难以生存。 ”究其实质,“两难”反映出的老年人支付能力与需求不对称。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对社会、企业出台优惠政策,同时对老人进行优惠性的补贴政策。比如上海有规定,针对困难老年人发放的服务补贴,可以带入养老机构。 (陈珍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