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盖房子遏通胀可行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多盖房子遏通胀可行吗?
2010年06月23日 08:4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7年至今,通货膨胀的压力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价格、房地产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一路攀升。通货膨胀问题虽然在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统计数据上看并不严重,然而对于百姓生活而言,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通胀最大根源是海量信贷

  伴随着通货膨胀压力的同时,外在的投资拉动和内部需求的稳定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增长率每年都达到了8%以上。同时,几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通货膨胀率均在5%以内,从这两个数据对比来看,似乎通货膨胀远远没有达到危害经济增长的地步,也没有威胁到经济长期稳定。

  然而,就百姓生活来说,房地产、农产品、成品油等行业的价格在近三年内屡创新高,特别是个别农产品价格自年末至今近乎疯狂,而这些产品恰恰是生活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价格上涨直接带来了生活成本的提高。

  按照经济学的经典定义,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一次性或者短期的公认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进和结构性通胀。无论是成本推动还是结构性通胀,归根结底在于需求的变化,而无论是经济全球化还是国内需求,需求拉动主要是因为资金太多,资金太多的根源一是贸易顺差,二是经济刺激投入,这两个因素长期作用于中国经济,就当前看,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刺激政策下的超规模信贷。

  毫无疑问,货币量的增加是一切通货膨胀的源泉,当货币量增加时,必然存在着部分消费者或者全部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如果部分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将导致某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上涨,此时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如果全部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需求持续扩张,此时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当出现对生产资料和劳动的需求增加时,生产成本开始提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开始产生。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货币量持续增加,价格水平的增加将会持续下去,而消费者对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将会产生通货膨胀预期,进一步促进价格的上涨,此时通货膨胀螺旋开始出现,通货膨胀将会变成持续性的现象。

  藏在房市、股市泡沫中的通胀

  上述是通货膨胀产生的一般逻辑和路径,那么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呢?

  从1990年开始,货币量的持续扩张是中国经济的常态,20年里,M0(流通中的现金)的增长速度平均在10%以上,而M2(广义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储蓄存款、支票及信用卡转账存款)的增长速度则平均超过了15%,其中,1993年到1995年的M2增长都达到30%以上。

  2009年,中国的M2增速达到了27%的高位,按照金融深化指标的计算,中国的M2/GDP指标从1990年的0.79持续增加,2007年已经达到了1.62,这意味着货币量持续的扩张引发了过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尽管货币量持续扩张,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并没有出现,反而存在着大量年份的价格水平下降。到2006年以后,通货膨胀的压力才开始出现并为国家所重视。这是为何?

  前面说过,通货膨胀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关键因素,其一为货币量增加,其二为需求增加,单纯的货币量增加而没有发生需求的变化,价格水平不会改变,而没有货币量增加作为基础,单纯的需求增加只能影响当前价格水平,不会导致持续的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也不会出现。因此,从货币量增加到需求增加,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关键路径。

  从货币角度来说,货币量的增加并不会必然的造成收入增加和需求上升,当增加的货币以某种渠道和途径流入到不会产生需求的领域时,通货膨胀仅仅存在压力,而不会实际发生。在中国,这种吸收货币量的途径有两个,经济学家樊纲认为,中国存在着股票市场黑洞和银行漏斗,源源不断地吸纳新增的货币量,当增加的收入用于储蓄和股票市场投资时,对实体经济的需求将不会产生,尤其是当储蓄并为转化成现实投资,股票市场存在大量泡沫时,需求增加的结果便不会出现,因此,更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从需求角度来说,当消费者的预防动机(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如为了支付医疗费用、应付失业和各种意外事件而持有货币)占据主要地位时,新增收入将主要用于储蓄和投资,此时价格水平也不会上升。

  事实上,通货膨胀的发生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是一个“能量”聚集的过程。在中国流动性过剩早就存在,最初影响和表现在房价、后来是股市、再后来是全面价格上。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出口锐减,顺差大幅缩小,物价指数快速回落,通货膨胀的趋势在经济刺激方案面前变得不再那么急迫。但自去年年末至今,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显现。

  抑制通胀的政策选择

  随着价格上涨商品的增加,当下的通货膨胀压力会急剧扩大么?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现行房地产市场提高了人们对未来高额产品的预期消费动机,而医疗体制和医疗价格的迅速上升提高了未来不确定性的成本,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了未来消费的动机,教育体制改革形成了对教育投入的当前储蓄,因此,新增货币无法转换成现实购买。也就是说,目前从通胀的逻辑上持续增加的需求尚没有转变为现实的或者说实体经济层面上,通货膨胀也还处在压力和预期阶段或者说萌芽阶段。

  从通货膨胀压力的形成到目前的通货膨胀萌芽,消费者为了应付未来不确定性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因此,需求增加就是必然,当财富增加成为预期,则需求将会持续扩张,因此产生的通货膨胀将会持续下去。

  就目前的政策选择,我们认为应紧紧围绕收缩流动性和增加供给满足未来需求为中心,设计宏观经济政策,避免通货膨胀由预期变为现实,由萌芽变为爆发。首先,货币扩张应谨慎,要千方百计地收缩流动性,避免通货膨胀的压力进一步积累和提高;其次,调整政策支持方向,扩大价格变动幅度较大的产品的生产,满足需求的提高,尤其是要千方百计的增加房地产开工面积,用以稳定以房屋价格(包括房屋租金)为核心的老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从根本上避免通货膨胀的进一步扩大;第三,提高利率水平,避免实际利率为负而导致的提前消费和不合理的消费需求;第四,最为重要的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导名义经济向实际经济的转化,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利率、汇率机制,增强金融政策、金融手段、金融工具对通货膨胀的管理效能。

  (程龙 作者系吉林省委党校教育长,法学博士、副教授)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