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调控要稳定房价,可房子为什么离我们越来越远? 调控过后,为什么总会有一次报复性的房价反弹? 每次调控都意在减少投资客,可投资客为什么总还是源源不断? 调控一直在强调保障房,可有了保障房的人为什么总还想着商品房?
5月18日,今年楼市新政后的第一次土地拍卖举行。蒋村地块13796元/平方米的楼面价让很多想捡把便宜的开发商失望了:看好后市的开发商好象还挺多的。
一开发商说:没有理由不看好后市啊,住建部刚表态,暂时不会有新的政策出台,那么底牌是应该都亮完了吧,而且按照以往的调控规律,每次大的调控后,都会有一次明显的放量上涨行情。他的言论让人不爽却颇无奈,因为过去的事实如此。
楼市似乎已陷入了一个调控怪圈。不必追溯太远,从2005年3月底的“国八条”算起,短短5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历过几次调控。五年来,无论是国务院的各项“通知”还是九部委、七部委的各种“意见”,也无论具体手段如何,调控的目的从没有改变,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三句话:稳定住房价格;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引导合理消费需求。
但在这样的目的之下,我们却心惊肉跳地看到了不一样的结果:说是稳定住房价格,但调控过后,总有一轮快速上涨行情,普通百姓感叹,这房是越来越买不起了;说要引导合理消费需求,但这几年的投资客不是少了,是多了;说要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但连申请到经济适用房的人还要去赶商品房这趟车……
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从信贷到税收、土地,这几年楼市调控政策花样翻新,却并没有很好地起到稳定的作用,楼市名嘴任志强甚至早在2007年就曾放话,“房价上涨证明了对楼市的宏观调控很成功”——宏观调控,越调越高,让政府不止一次陷入“助涨”的尴尬中。
早有各路专家对此剖析:比如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比如民间资金投资渠道的匮乏;比如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比如房产保有税的征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治标更要治本,但这个“本”究竟是什么?
现在调控又来了,对于房价走势,有人坚持唱多,有人改行唱空,各自成理。与以往相比,这次的调控力度甚至超过之前,但它会不会在层层落实的过程中被误读或软化,生生将“百炼钢”化做了“绕指柔”?它会不会在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逐渐松懈,最后不了了之,把“政策”执行成了“摆设”?
这些担忧不消除,楼市调控的怪圈大概也不会破除。本报记者 詹丽华 赵红燕 张卉卉
参与互动(0) | 【编辑: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