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代表委员慷慨激昂向高房价宣战之声刚落,北京就又诞生了三个地王。
15日上午,在北京市举行的土地拍卖会上,大望京地块和亦庄地块分别以27529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格、52.4亿元的土地总价,刷新北京土地成交纪录,成为新的“单价地王”和“总价地王”。但仅仅6个小时以后,“单价地王”就被下午竞价的东升乡蓟门桥地块夺走,该地块的实际楼面价格超过30000元/平方米。夺得地王的三家企业分别是远豪置业、中信地产和世博宏业,它们都是央企的子公司。
新地王的横空出世,让那些买不起房的老百姓更加焦虑,让人们对政府调控房价的难度更加担心,同时,也招来了舆论排山倒海的批评。许多媒体拿央企背景说事,认为央企不该拿地王。我倒觉得,是不是央企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民企拿地王一样会在短期内推高房价,央企也是企业,也有赢利的冲动和任务,总不能禁止央企参与拍卖、参与房地产市场吧?
我认为,新地王提出的最大问题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吗?
在过去一年多,中国楼市酣畅淋漓地演绎着“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的神话,只要敢买房、买地,似乎就稳赚不赔。对一些财大气粗的央企而言,有时做房地产开发就像做举臂运动,只要钱够多,有良好的臂力,能够不断举牌,举到别人举不动了,就成功了。
可是世界上根本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即使在火热的中国楼市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太健忘的话,人们一定会记得一年多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曾因金融危机出现暴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一些楼盘房价甚至被腰斩。而仅过了一年多,中国房地产业就重新抖擞起来,风险两字也被一些人抛到了九霄云外。
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投资法则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这条在中国股市广为流传的格言其实同样适用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忘记风险就意味着离风险不远了。
今天的地王,可能明天就变成“地雷”。
客观而言,中国房价上涨有一定合理性。城市化进程、民众改善住房条件这些刚性需求是基本面;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也为楼市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再加上北京、上海这些热点城市不断吸引外来人口和资金进入,而本身土地资源又稀缺有限,所以房价涨得多,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这也是一些央企敢于向地王砸进几十亿的根本原因。
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并不足以支撑房价无限制地上涨。国际上通行的衡量房地产市场过热与否的两个指标——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都已经显示中国房价已经严重背离其应有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还将面临两大可能来临的利空——一是加息,二是开征物业税。
当前中国正处于低息时代,在通胀预期抬头的今天,中国有可能进入加息周期。一旦加息,现在对购房人和房地产商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利息,就会变得日益沉重,而当房价涨到一定程度,市场需求无力承接时,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就会骤降,到时,谁持有天价房、天价地,谁就相当于踩着一颗地雷,利息加重,房价下跌等因素都可能随时引爆这颗地雷。
另外,对中国来说,物业税没有征不征的问题,只有何时开征的问题。何时开征物业税,取决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力,如果中国社会财富大量向房地产市场聚集,国家不征物业保有税,既不科学,也不公平。所以,物业税早晚会开征,而物业税开征之日,就是中国房价承受下跌压力之时。
那么最新的几个地王究竟是会让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的摇钱树,还是会成为让开发商寝食难安的大地雷呢?现在就下断言尚早,但如果从风险意识的角度看,这几家公司的胆子都不小。他们有拿下地王的勇气,可能是因为他们艺高人胆大,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是央企子公司,背靠大树好乘凉,即使地王未来变成地雷,损失也有母公司和国家兜着。
为防控风险,笔者建议有关部门不妨与拍下地王的决策人签个军令状,地王赚钱好好奖赏,地王如果给央企造成惨重损失,要对他们个人进行问责,不能让他们拍拍屁股走人。(窦含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