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阳春”总是春季楼市绕不开的话题,然而就像最近多变的天气,楼市的春天到底会不会如约而至依然是个未知数。
首先让人心悸便是1、2月份市场的成交量,作为小阳春的“开场秀”,今年1月份全市成交仅有70万平方米,甚至低于2008年1月的水平,2月前三周成交也不过xx万平方米,即使考虑到市场淡季的因素,这个成绩单也很难拿的出手。
而数字大幅缩水的背后,很大的决定因素是买卖双方心态的变化:相比去年对市场的乐观,如今观望再度成为楼市的集体写照,购房者开始怀疑房价是否开始进入新的下降通道,开发商则对能在3、4月份卖出多少房子新存疑虑。
之所以如此戏剧性变化,在于2009年国内经济完成“保八”使命之后,房地产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退位,改而面对的是多方对高房价的诘难。从去年底开始,国四条、上四条、国十一条等一系列针对房地产的调控开始发力,信贷的收紧更是市场的冷却剂。就在近日,北京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从三成提高到四成,贷款额度则有所下降。对于市场行情与政策、金融高度相关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其作用很可能是釜底抽薪。
进入2010年以来,进行打折促销的楼盘不在少数,但这到底会如愿拉动需求入市还是引发“买涨不买跌”的进一步观望,现在仍是未知数。喜欢扎堆抱团,从众心理严重,这是去年下半年楼市恐慌性购买的重要原因,如今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买家会否从“一哄而上”转而“一哄而散”,将决定未来到底是小阳春还是倒春寒。
本报地产评论员 黄法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