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调控下楼市:房价离“理性回归”有多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把脉调控下楼市:房价离“理性回归”有多远?
2010年01月12日 10:24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咨询的多,出手的少,炒房客更是看不到了。”10日,上海中原地产长宁区一门店的负责人这样描述开年以来的生意。当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文简称“国十一条”)全文公布。

  新一轮楼市调控正处 “进行时”,相关部门、各地政府陆续推出配套实施措施。近期,不少城市楼市成交量明显回落。与此同时,“地王”仍在推陈出新,信贷及资本对楼市偏好一时难改,观望氛围逐渐浓厚。楼市调控面临“窗口期”,房价离“理性回归”有多远?

  新政初发力 楼市有变化

  上海“网上房地产”显示,元旦三天假期内,全市一手商品住宅累计成交仅186套。中原地产人士认为,近日楼市“降温”根本原因是:新一轮调控政策逐渐“发力”。去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后,相关部门、各地政府陆续出台具体措施。日前下发“国十一条”更是再度奏响调控强音。

  ——严管“地根”。2009年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5部委要求“开发商拿地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出让款的50%”。

  ——抑制投机性购房 “动真格”。“国十一条”要求,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此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将全额征收营业税”。

  ——对自住型及改善型住房继续鼓励。相关信息显示,今年实际供应量和开工量均有望明显增加,供求紧张局面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上海提出,2010年保证至少开工2000万平方米的住宅。

  ——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鞭”。住房城乡建设部明确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其开工建设的套(户)数比2009年增加三分之一。

  此外,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不少地方政府还强调切实加大对违法违规、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量降价不跌 调控压力大

  “成交量下来,但价格并没有下跌。”上海中原地产一家门店的负责人说。至2009年11月,国内70个城市房价连涨9个月,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一些楼盘四季度售价甚至比一季度高出一倍。从近期几个一线城市的统计数据看,房价依然居于高位。

  上海永庆房屋副总经理陈史翎说,既要鼓励居民合理购房需求,又要遏制房价继续上涨,“本轮调控所承受的压力估计超过以前”。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8月,当年保障性住房的投资仅完成23.6%。此外,普通商品房开工量虽有所增加,但其“存量”难以迅速扩容。多位业内人士担心,房地产短期内仍将是买方市场,在此情况下,增加的契税等交易成本最终可能转移给购房者,从而抬高房价。

  另一方面,“地王”依然在推陈出新。2009年12月22日、23日,广州、上海即先后诞生总价、单价“地王”。上海拍出的地块楼板价超过3.2万元/平方米,被具有央企背景的地产大鳄摘下。

  一知名港资房企负责人说,经过2009年的销售回款、股市融资、银行授信等途径,不少大型房企的资金实力已“深不可测”;提高土地出让首付款,可能会对中小型房企抢地有所抑制,但对那些地产“大鳄”的约束力有限。“银根”方面,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和银行很难对房地产贷款踩“急刹车”。

  宏观经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倚重短期内难以摆脱。据了解,来自房地产业的收入占据了许多省市2009年新增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地产要减压 民生要加码

  针对去年以来新出台的不符合调控要求的地方性房地产政策,住房城乡建设部明确要及时进行清理和调整。有的地方领导明确表态,必须研究制度性举措,克服对土地收入的偏好。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分析,房地产需要打破多重 “藩篱”:要“调理市场”,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实现住宅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要“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信息透明、交易安全的房地产登记体系;健全住房市场监测制度,加大对项目开发进度、住宅供求和价格变化、投资投机行为的监测力度,完善土地供应机制。

  专家还建议,应把为房地产“减压”和为民生“加码”结合,提高房地产税收、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收入中用于保障性住房的比例。例如,2009年海南省把新增财力的78%和市县上缴土地出让金的85.5%投向民生。

  此外,还应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严格执行有关房地产信贷政策。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记者叶锋)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