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仅靠增加供地无法平抑房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学者:仅靠增加供地无法平抑房价
2010年01月05日 09:08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务院提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并明确要求“做好土地供应”工作之后,各级地方政府也迅速调整动作,试图通过“储地”最终实现“供地”。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当前北京、上海等全国楼市的一线城市,都已经准备筹划实施新一轮的土地储备计划,北京甚至已经为此准备了高达1000亿元的投资总额。如此大手笔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政府手中拥有足够的土地,以便掌握足够的“房价控涨”话语权。

  尽管2009年国土部曾对房地产成本进行了摸底调查,认为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在15%-30%之间,并不认为是高地价导致了当前的高房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是导致当下房价上涨的基本影响因素之一。日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曾炮轰高房价问题,认为正是地方政府炒地和社会资金炒房,导致了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亦认为,如果不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财力划分的更加对称,地方政府的财政过多地依靠土地出让收入的话,高房价的问题就难以解决。

  如果仔细分析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可以发现有不少政策都是围绕着土地打转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打击开发商捂地囤地,另一方面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土地供应。据悉,随着新一轮土地储备计划的实施,到2010年底,北京市场将有4500公顷的熟地可以投放市场,这几乎相当于过去3年土地实际供应量的总和。

  那么,通过扩大土地供应量,能否起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预期效果呢?

  如果按照政府计划投资1000亿元计算,每平方米的用地成本尚不到2300元,相较近期一些地王动辄上万元的楼面地价,如果这些新增土地供应可以平价推出,无疑可以对当前居高不下的房价给予最直接的冲击。但事实上,在当前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国税、地税分家,地方财政日趋紧张,要办的事越来越多,收上来的钱越来越少(按比例)。而当前地方财政的真正来源并非税收,更多的是来自于预算外收入,尤其是卖地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收入,也就导致地方政府在盘活土地方面的积极性非常高。如果放弃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地方政府等于自废武功,拮据的财政也会限制经济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很难相信地方政府会平价或削价出让土地。

  作为高房价的直接受益者,地方政府为了获取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利用“招拍挂”制度来抬高地价,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2007及2008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分别是7000亿、1.3万亿及9600亿元,各地土地出让金普遍超过了地方财政收入的1/3甚至1/2。以北京为例,2009年土地成交金额达到928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比重达45.9%。

  由于中央投资往往要求地方财政提供一些配套资金,地方财政捉襟见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存量投资将继续维持,对新能源的投入要加大,这数以万亿计的增量资金需求,如若中央财政不能独立解决,那么地方财政唯有想方设法扩大财政收入,才能提供配套资金。

  在以往的房地产调控中,房价越调越高,与地方政府执行力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尽管控制房价的源头在于土地,但土地控制者却又享受着土地带来的超额收益,在这种模式下,想抑制地方政府的“炒地”冲动,的确是个难题。如果不能解决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问题,当前以“土地闸门”为核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其威力可能会再次被地方政府一一化解,这已被以往的事实所反复证实。

  因此,可以认为,如果不从本质上改变“土地财政”的现状,不能建立一个能保障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机制,仅仅依靠增加土地供应量,很难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

  □王莹(上海 学者)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