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第一拳”或者并不能给火暴的房地产市场“降温”。
继12月14日“国四条”出台后仅3天,中央便迅速“打出”楼市调控“第一拳”,直至囤地炒地行为——明确开发商以后拿地时,“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
对于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及首付比例,全国各个城市并无统一规定。目前出让土地普遍采取的方式为:分别签订合同,约定首付比例和分期缴纳时间。“大部分首次缴款比例在20%-30%之间。”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坦言。而这远远低于此次五部委通知的规定。
“对于此项政策,不同的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同。”北京理工大学房地产研究工作室主任周毕文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对于资金实力充足的房地产‘国家队’企业,以及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来说,它们将更有实力去拿地;而对于资金实力本就薄弱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拿地会更加困难,甚至可能会令其退出房地产市场。”
而事实也证明,此项政策并没有影响国有房地产企业的拿地“魄力”。
就在此项政策出台的当天,保利地产经过百轮鏖战,以30.4亿元力压金隅、万科、龙湖、远洋等房地产大鳄,夺得北京朝阳区东风乡高井村居住混合公建用地,比起拍价高出近22亿元。
12月18日,该政策出台的次日,上海土地市场也在继续上演“地王争霸战”。
刚在香港上市不久的龙湖地产旗下上海公司联合集团控股股东嘉逊发展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以总价约7 .29亿元人民币、楼板价约1.2万元/平方米夺得嘉定新城2幅地块,与底价相比溢价率高达417%。
周毕文认为,虽然一方面拿地的门槛高了,开发商拿地需要更多资金,炒地的房企少了,地价不容易被炒高;但另一方面,土地可能更多地集中于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从而产生“马太效应”。更让人担心的是,提高的拿地成本可能会被转嫁到购房者的身上,房价可能会更高。
地产营销策划专家谢逸枫更是尖锐地表示,国企抢地再现疯狂,意味着中央“国四条”与“50%政策”正式宣告中央政策调控“失灵与无效”。他认为,中国目前的楼市调控猛药未出,因此难抑市场惯性。拿地首付不低于50%的政策,并无明确具体执行标准,并缺少监督力度,加之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障碍,政策执行成了“放空炮”。
“实际上,依法‘斗地主’,之前已经有相关政策,即‘两年以上闲置土地坚决收回’。但由于执行力度不佳,炒地囤地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高级经济师顾海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于抑制房价,打击开发商囤地、炒地行为,关键是看中央的决心,其次是看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第三是看中央政府的惩罚力度。假如仅是作秀,那么不会有什么效果。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倒卖土地的违法行为,还要对银行肆无忌惮发放贷款给开发商的行为予以严格限制;不仅要对房地产投机行为予以打击,还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和中小户型住房的建设。”顾海波如是说。(魏珍妮)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