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年轻人的新潮与前卫总是让人难以预料,比如网络热播的上海地铁征婚男——在上班早高峰时拥挤不堪的地铁里,守着一顶帐篷公开征婚,宣称自己“帅气有才,房子没有,帐篷一顶”。
在地铁里,搞搞“行为艺术”,也算是一种时髦了。其他乘客对这类行为一般都持宽容态度,不过,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艺术”应以不影响他人行动为原则,在这方面,“地铁帐篷”行为总是不值得提倡的。
虽说大多数人会对在地铁车厢支帐篷这种做法不敢苟同,可谁都听到了从这帐篷里传出的对高房价的一声叹息,岂是听到,这叹息简直就是从自己心底里幽幽地冒上来的。
“地铁帐篷”,算是对高房价抗议中最特别的一种,却也是最温和的一种,比起网络上那些此起彼伏的责骂,这里没有愤怒的指责、尖锐的对抗,只有自嘲和戏谑,安静而温和。但它是如此执着、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并激发起公众的情绪——高房价是埋在公众心底里的一根刺,轻轻触碰,就会引发阵痛。
对高房价极端却又温和的抗议行为并不只发生在上海。据媒体报道,2007年12月11日,第九届中国住交会在北京开幕,行为艺术家梁克刚将自己锁在刻有“房奴”字样的枷锁镣铐里,频频到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的展台“抗议”。12月6日,河南一名男子王钦钦因预测房价下跌失败而在市区着短裤夜奔。他原本是打算裸奔的,后因天气太冷而放弃。
网上有人说,买不起房就换个地方,别在大上海混啊。这话很现实,但是,高房价并不只在上海,在“推土机经济”风靡全国各地的今天,有谁能够逃脱高房价?在社会财富分配比例失衡,少数利益集团推高房价的情况下,许多人难以摆脱社会生存焦虑。
因此,和那高房价的“行为艺术”一样,“地铁帐篷”并不止于对高房价的声讨,人们抗议的是高房价之下的贫富不均,是对公众利益的挤占,是民生多艰。
公众对高房价的抗议,花样百出,“地铁帐篷”算是温柔的一种,但对政府而言,我们不能因为这“温和”就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对这样的温和抗议,也应该认真倾听。在上海,俞正声同志几次说过,房价不能高,不能再涨了,并指出这是出自宗旨意识的判断。韩正同志昨天指出,房价太高,最终损害这座城市里普通百姓的利益。我们期待上海正积极建立的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旧区改造动迁房、租赁房在内的住房保障体系,能够缓解人们的焦虑,让许多恐慌的心安定。
不要把“地铁帐篷”当作一场简单的“行为艺术”,不要忽视这温和的抗议,它是我们必须认真倾听的声音。 郝 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