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带来的效应把“买不起房子”这个问题再度炒起来,什么地方政府敛财说、地产老板黑心说在无数论坛被热捧。我承认,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地方政府、地产老板的确在房地产业形成了利益同盟。但问题是,“买不起房子”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是否真是那么重要的话题?
买房子的多是什么人?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新婚或刚有孩子的年轻人。即使按照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这些人没有积蓄也是正常的,买不起房更是天经地义。按照中国的人均GDP,我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认为青年人一定要在工作后数年以内就有能力买房子,而且是大城市的房子。
个人以为,“买不起房子”之所以成为很多青年人(网络上的主力军)的共鸣,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青年人买得起房,另一部分买不起,造成了心理落差。买得起的那群人不是因为自己有钱,而是爹妈有积蓄(“文革”过来的老一辈人大都有存钱的习惯,省吃俭用也不搞投机,几十年下来数字可观)。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进城后,本来就想毕业后留城,而父母又没有积蓄给他买房,加上“农村娃”的自卑感,就算不被女友看不起,也会因为女方家庭的压力而引起矛盾,最后只能把压力发泄给政府:你们把房价降下来就好了嘛。
但房价这个东西不是说降就能降的,首先供需关系摆在那里,刚性需求极其旺盛,地产商人又不是慈善家,没有义务降低利润。而政府这边有三个办法可以降低房价:提供廉价房,政策压价,提供更多土地。第一个方法可行,但廉价房不是给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而是给拆迁户和月收入远低于平均线的城市贫民的,且物业较差户型太小,地理位置也多偏僻,小白领夫妻们还看不上呢。第二个办法已经证明是失败的,因为政策在市场经济下是斗不过价格杠杆和价值规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政策反而被利用,帮倒忙。第三个办法是唯一的出路,因为政府拥有土地资源,但问题是蛋糕再大也总有分完的一天。
且慢,中国如此广阔,怎么会没有地呢?原因在于,中国的地皮虽多,但经济集中在发达的沿海城市,而这些城市的地皮是极其有限的。城市小年轻不会去当农民,也不会回到落后的家乡去创业,而在城市里搞低端工作的大多数必然在高不成低不就之间徘徊。
很多人可能要问,为啥不租房子呢?“没有安全感”、“通货膨胀”等都是次要因素,因为买房说白了也只有70年产权,不是西方意义上的不动产权,而中国的通胀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中还算较低水平。关键还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人叫喊“买不起房”的时候,更有很多人“买得起房”。说句笑话,多少人的女友是因为自己没房而投入他人怀抱的,在网络上发泄发泄很正常。
但归根结底,这些人仍是高端中的一部分。在大中城市能够上网,这本身比起8亿田间地头的农民和农民工来说已经是享受了。农民倒是有一间砖瓦房,可惜产权还不是自己的,随时可能改为工业用地;城里人再穷也有三餐和方便的城市资源,业余看个电影啥的,农村人眼望黄土背朝天,很多地方连自来水都没有,青年人在外地打工一年,还不一定拿得到工资,他们的血泪谁来拍成电视剧?
说白了,中国的问题和社会矛盾不在于那些网络上叱咤风云的城市小年轻,而是在农田里默默忍受的那些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人。如果真把什么“买不起房”当做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无疑是错误的判断。而就算要真正解决房价问题,根本上的出路还是要缩小地区差距,扶植农村和中小城镇。(心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