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绑架说引热议 房地产给中国经济闯大祸?——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房地产绑架说引热议 房地产给中国经济闯大祸?
2009年11月30日 08:3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原标题:别让房地产绑架整个社会 作者:余丰慧

  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金融。中国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里的贷款(包括开发商贷款、土地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经达到几十万亿,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是不敢轻易紧缩房贷政策的。否则,房地产价格迅速下跌,银行存量房贷将面临巨大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一句“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这两日在媒体迅速蹿红,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余斌在明年经济面临的七大挑战中把房地产视为第一挑战。他说,2010年内地房地产业能否保持稳定发展,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占GDP的6.6%和1/4的投资,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达到60个。

  这就是说,中国经济已经被房地产所绑架。房地产在GDP中占比如此之高,在投资中占比如此之大,就决定了房地产稍有闪失和起落对经济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在投资主导下的保增长中,各级政府自然会把拉动经济的产业放在房地产上,也必须放在房地产上,否则,经济不可能立竿见影拉动起来,GDP不可能立竿见影出现高位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左右着中国经济。大家都在谈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其实最大的不合理在于房地产比重太大,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保增长为第一要务的关键时期,谁都不敢得罪房地产,谁都要宠着、惯着、让着甚至敬着房地产。其实,不但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而且社会许多方面都被房地产绑架。

  地方政府特别是官员们已经彻底被房地产绑架了。地方政府特别是官员们有了GDP高增长才有政绩,有了政绩才能把官帽越戴越大,而房地产大发展哪怕是泡沫式发展对GDP贡献率最大,地方政府特别是官员只有“求爷爷告奶奶”地巴结房地产商开发房地产。地方政府的税收甚至自己支配的预算外收入都得依靠出让土地和向房地产征收税金来支撑着,这是一块大肥肉,地方政府岂能放弃。甚至一些官员都依靠开发商供养着,这个利益链条和既得利益集团岂能轻易打破?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金融。中国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里的贷款(包括开发商贷款、土地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经达到几十万亿,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是不敢轻易紧缩房贷政策的。否则,房地产价格迅速下跌,银行存量房贷将面临巨大风险。金融机构只有依着开发商继续增加贷款,继续给投资投机者提供按揭贷款,维持房价继续走高,这样其贷款才会安全,房产作为抵押物才不会缩水。

  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普通百姓。城市居民为一套住房耗尽三代人的积蓄。一些百姓为一套住房几乎用一生的收入来归还银行按揭贷款,成为可怜的“房奴”。

  就一个房子问题使得城市居民幸福感全无,生活压力倍增。更有一些家庭在高房价面前只有望房兴叹,根本就不敢有买房的奢望。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房改房已经不可能容下下一代年轻人的结婚等对住房的需求。一个城市家庭如果有子女结婚,子女双方父母甚至三代人也不能买一套房。子女双方父母和子女三个家庭都不得安宁。房地产也已经在绑架农村百姓。现在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许多都打算在城市安家落户。但是,就一个住房问题使得农民工想都不敢想。在住房问题面前,农民工很自卑,自感低人一等。

  因此,可以说中国房地产正在绑架整个社会。但是,在上述四方面中只有普通百姓愿意挤干房地产泡沫,希望畸形高房价尽快下降。而前三者在抑制高房价中都没有积极性。就是房地产有泡沫,也不愿意看到其破灭,更不愿意、也不敢主动亲自去刺破;就是百姓再呼吁抑制高房价,痛恨高房价,前三者也不愿意、也不敢采取切实措施。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高房价一落千丈,导致GDP增速迅速下降,谁能负起责任?影响到官帽不是得不偿失吗?地方政府为何要自断财路?出现金融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或者金融危机,事情就彻底闹大了,谁也不敢贸然为之。能纸里包火就越包越厚,反正延缓一天是一天。

  房地产绑架中国社会已经非常可怕。可以说,如果不痛下决心,纵然有阵痛,也要刺破泡沫,使房价回归理性,那么,一个房地产最终将给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经济闯下一个大祸,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