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日前表示,2010年内地房地产业能否保持稳定发展,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占GDP的6.6%和四分之一投资,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达到60个。
房地产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这的确不是什么好事。当然,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但是,由国务院下属机构官员发出如此强烈而明确的信号,则更显得问题之窘迫和棘手。
追溯历史,房地产之所以成为中国经济直接“命脉”,跟政策不同寻常的支持有莫大的关系。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和2003年出台的国务院18号文件,前者首次将房地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取消了住房计划政策和保障政策,后者再次确立了房地产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并肯定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没有泡沫。于是,10多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等结成特殊利益联盟,房地产出现明显的投机、暴利和泡沫,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多年来涨幅高达三到五倍,甚至更多。这在世界地产市场历史中也是罕见的。
然而,这些政策造成的结果是:一是迅速增长的房地产业催生了不少挂在富豪榜上的地产大享,土地财政、招商引资让不少官员“连升三级”;二是北京、上海等城市人均收入不到日本东京1/10,而房价已比肩日本东京,房价收入比超过30倍。但京沪人均收入要达到东京的水平,起码还要15年。换言之,京沪房价已经把未来十余年的空间都透支了。但房子又是相对的生活必需品,“刚性需求”摆在面前,于是,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一套房子透支了一生的财富,甚至耗尽几代人的积蓄,“房奴”越来越多,成为社会不能承受之重。这就是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直接“命脉”一个钱币的两面。
实际上,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完成的一份名为《宏观调控:重点调整过剩流动性的流向》的报告早就指出,国内不断增大的流动性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建议政府大幅度调整房地产发展政策,放弃房地产支柱地位,彻底改变房地产依赖型的经济模式。遗憾的是,这种建议已被猛飚的房价抛在了后头,无人理会。房地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表面上是可以拉动水泥、钢铁、土地等巨大损耗和发展,但不可能使中国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无论如何,如果用“面粉比面包贵”、泡沫化、如同空中楼阁一样的房地产业支撑国民经济,短期内似乎充满繁荣,但长期而言显然是非常危险的。此前,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尚且发生过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国民经济全面衰退、一蹶不振,可谓前车之鉴。
如今经济危机的阴影仍未消失,有危必有机,此时及时调整思路,纠正“发挥房地产的支柱产业作用”这样的政策,及早刺破楼市泡沫,抛弃卖地经济思维,可能就是中国楼市回归理性复苏的最大机会了。 (叶扩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编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