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专家:囤地也是“地王”频出的重要原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社科院专家:囤地也是“地王”频出的重要原因
2009年10月21日 11:39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住建部公开否定了“二次房改”的传闻,成为国庆节后房地产市场新的热点新闻。这也难怪,“地王”的频频出现和房价的节节高升,使得消费者的幻想从房价下降转移到制度改革了。

  地王频出的原因,媒体已经有很多分析,大部分集中在天量信贷的去向问题。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就是土地供应的减少。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与房地产有关的大多项数据都大幅度上升,如:房地产投资增长17.7%,施工面积增长15.4%,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分别增长44.8%和73.4%,但有一项指标是大幅度下降的,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为-22.1%。

  在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的背后,为何土地出让出现了大幅度减少?是土地的需求不足吗?当然不是,2009年出现了很多“地王”,说明开发商对土地的需求十分旺盛。那么,在土地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土地成交面积却出现了大幅度减少的唯一解释就是地方政府减少了土地供应,地方政府有囤积土地的嫌疑。

  地方政府主动减少土地供应的动力有两点:

  其一是2008年年底的房地产在建工程数量巨大,在建的建筑面积达24亿平方米,按照2008年的销售速度(年销售6亿平方米)需要4年时间才能消化在建房地产工程。因此,在年初制定今年的土地供应计划时倾向于减少土地供应。

  其二是人民银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信贷控制,地方政府从银行融资极为方便。在信贷规模不再受控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将信贷的重点放在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信贷的直接对象是名目众多的政府融资平台,椐有关部门的统计,在2009年上半年的7万多亿元新增贷款中,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贷款有近5万亿元。在银行融资十分便利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来获取资金的压力大大减轻。

  需要注意的新动向是,2009年8月份之后,地方政府从商业银行的融资便利将结束,必须通过增加出卖土地的方式获得继续建设的投资。因为今年8月份之后金融监管机构开始担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金融风险,收紧了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

  9月20日前后,先后有两位人民银行副行长出面讲话,提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金融风险。9月18日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的讲话,他在重申人民银行将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强调了目前信贷集中在政府的融资平台风险不可忽视;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参加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仪式上的讲话,他认为:“今年地方融资平台在全国有了加速发展,对许多地区的地方财政偿付能力构成了威慑,很可能会造成财政问题和金融问题。”这些讲话表明,金融监管机构开始控制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贷款,地方政府为了继续扩大投资,必须增加卖地的力度。因此土地供应在2009年8月份之后应该大幅度增加。

  只要土地供应大幅度增加,即便土地需求依然旺盛,土地价格上涨的势头应该会减缓了。“地王”将难以持续产生。

  □尹中立(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