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老远从西北跑来,想在杭州发展的朋友,听别人轻描淡写讲了一个150万元贷款买房的故事后,再观察到与座众人不为所动的表情,原先极度渴望在杭州定居的心微微地动摇起来。这就是初到杭州的人与在杭长居的人最明显的区别,面对高房价,前者往往惊讶得说不出话,后者却早已麻木于数字。
尽管大伙对于房价的上升速度,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但是那些在杭城各个售楼处排着长队、拼劲力气抢房源的购房者,足以证明房子的热销程度,在刚刚过去的“金九”,杭州楼市又交了份数字翻番的漂亮“答卷”:主城区一手房成交5624套,二手房成交4049套。
不得不提的是,在这样疯狂抢房的场景背后,也有一批刚需人士选择了暂时性的退却。如果说,前段时间还有很多人在纠结于“现在买房合适不合适”的问题,那么,至少现阶段你很难在公交车、电梯间、茶馆等等公众场合听到类似的询问,似乎就连声称最最不了解房子的人,关于“现在买房不买房”的问题,都有了自我的很肯定的答案。
要么买,要么不买,没有模棱两可的答案,面对上升的房价一部分人选择了迅速下单,一部分则选择了观望,这就是现阶段市场下,消费者买房心态的微妙变化。据说,这种情绪性的变化,最近开始在市场上表露迹象,价升量缩的二手房尤为明显,“金九”甚至还不如传统淡季的6月。
事实上,无数次的历史经验也在告诉我们,即使在各项调控性政策尚未到位前,市场自我的调节能力也不容忽视。据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初步估算,在经历了二季度的火爆行情之后,2009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趋于理性,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成交量均有所回调,约下滑15%。同时,更多的业界人士趋向于这样一个观点:在连续多月的量价高涨后,部分刚性需求重新陷入观望,成交上的走缓,将使四季度房价将逐步走向平稳。
如果说,购房者心态的变化更多取决于自身的钱包饱胀度,那么,最近杭州开发商们在土地市场上的拿地表现,也足以证明业界对现在市场的另一种判断心态。10月10日的土地出让,唯有“理性”两字来形容,无论是绿城集团以20963元/平方米楼面价拿下的市中心“喜得宝”地块,还是丁桥51号地块5524元/平方米的楼面价,以及三墩地块7000多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土地市场的价格回落至少证明了开发商并非“地王”的狂热偏好者。除去资金量上的巨大差距,追涨拍地者和追涨买楼者的心态,其实也并无两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