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又出两“地王” 多盖房广发证缓称王最实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广州又出两“地王” 多盖房广发证缓称王最实际
2009年09月22日 14:39 来源:深圳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9月20日,移师房博会举行的广州卖地会一口气诞生了两个“地王”——大学城两住宅用地被城建地产一举拿下,其中DS1703地块以7671元/平方米楼面地价跻身大学城“地王”;珠江新城商业用地则被合景地产以13538元/平方米夺得,不仅成为新的珠江新城商业“地王”,更是全市的商业“地王”。

  就像易中天老师讲课时的名言一样: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如今“地王”比雨后的春笋冒得还要快,你方唱罢我登场,当然了,我们还不能说是“乱世”……

  不管“地王”们的价格如何,平常人等就算你再急也没用,也不论房价到底会怎样的“刚”而又“刚”,总之,这些东西对于普通公众,应该属于“不可抗力”的范畴。只是对于“地王”以及在房地产市场上可以呼风唤雨的人们,忍不住还是想送上九字真言:多盖房,广发证,缓称王。

  “地王”涌现,笔者未曾亲临过拍卖会,想必各路诸侯举牌之时也是一片明争暗斗,举手投足就把几十亿的钱给花出去了,“一掷千金”在这里简直就是小儿科。买了地干吗?恐怕除了别有用心的一小撮之外,还是要盖房子的。否则把地晾在那儿,让它夏天淋雨冬天吹风白天晒太阳晚上看星星的,这样做不会真的“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很难转化成利润。而没有利润,企业运营就失去了原动力和目标,这与理论和事实都相违背。

  更有甚者,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表示,2006年开始广州卖出了二三十幅“地王”,但有不少至今都没有建成楼宇,当中部分更会被政府收回,也就是说尽管政府这几年推出了不少住宅用地,但事实上没有增加太多的住宅供应。拿地不盖,反被收回,当初的投资呢?政府不会退还吧,既是如此,“多盖房”应该不会错,既有口碑又满足市场,对于一个正常运营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应该不是坏事。

  何谓“广发证”?在城市里能够拥有一套自己中意的住房已经是很多人的梦想,即使它只能拥有70年。但是即便如此,也有许多人一直停留在“梦”里,根本买不起房;有人幸运买到了,但是还有一道坎儿等着:拿不到房产证。深圳佳和凯丰花园部分业主,13年拿不到房产证,如果不是代市长出面,至今还是“悬案”;无独有偶,同样是深圳,清水河清苑花园业主们买房10年没有房产证,为了不至于造成给深圳“抹黑”的印象,读者只需上网搜索一下,便能发现全国各地均有买房拿不到房产证的现象。因此,笔者建议,不管是不是“地王”,还请政府相关部门和不良开发商们“广发证”。房子都买了,最后还要祭出一招“拖刀计”,令公众受苦,这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您慧眼,一眼即知本文的标题化用了当年朱元璋的谋士朱升的献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当然,半世纪前毛主席也化用过一次:“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而这两组简简单单的九个字,意思也大致相似,虽不能说为后来的开国盛世都起了决定作用,但是功不可没却是肯定的。由此而言,目前大家都盯着“地王”,围绕“地王”做文章,仿佛除了“地王”之外,我们早已有了“广厦千万间”,已经“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了!果真如此吗?不用调查即可知道房子远不够住,而房价么……打住吧,多说无益。

  “多盖房,广发证,缓称王”,是否“地王”,对于我们而言,实在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如果有人硬是想往里砸钱,那谁也拦不住,房地产市场的波谲云诡自然也不是我等可以看透,但是政府的职责与舆论的导向,切不可以“地王”为风向标,忘却了芸芸众生。这么做,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居者有其屋”,但是最起码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残书铁剑)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