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70亿夺得今年“地王”却没有像之前北京广渠路“地王”那么引发聒噪。为什么?市场已经对“地王”现象近乎麻木了。既然无力阻止“地王”的不断诞生,说得再多也没有什么意思。
中海是央企里的“乖乖仔”,中海在广州都几乎没地也没有跑去抢地王,但为什么一下子花70亿买了一块跟周边房价差不多的“地王”?专家分析,一是中海在上海的土地储备几近用光,再不买地就断粮了;二来该集团1-8月销售额突破339亿,目前可用资金高达212亿。
中坤地产董事长黄怒波把抢地国企比作“门口的野蛮人”,称这些财大气粗的国企不讲规则,“只要我想拿这块地,不管多高我都拍”。但民企和外企又何尝不是对这些地块垂涎三尺呢,其实只要条件合适,他们一样会站在土地拍卖场的门口。
2008年前,民企外企借着热钱疯狂抢地。如今国企拿着天量贷款狂欢,颇有“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
现在市场是国企继民企、外企之后的疯狂,既然大家都疯了,大概也就都不会灭亡了。如果房价按照新老“地王”们给出的轨迹大踏步上涨,看来只有买房的人“灭亡”了。如果按照已经走向畸形的土地拍卖规则进行下去,结果基本如此。
记者认为,其实买到地的企业也并非都以为自己捡到了宝贝,中海蛰伏10个月后才出手表明其并非想趟这滩浑水,保利地产负责人也无奈地表示,“我们希望还是有一个稳步发展的态势。”企业的无奈表明,土地市场现有的游戏规则已经很难解决土地溢价过猛的问题——粥就这么点,一下子冒出那么多僧,只能靠抢了。
其实,价高所得的土地拍卖制度并非今天才暴露出弊端。2008年凄惨的土地市场告诉我们,一旦信贷量收紧或者行业遇到困难,土地拍卖基本上就是个摆设。记者认为,政府有必要考虑新的土地出让方式,如以优惠地价鼓励开发商参与旧城改造、增加限套型地块供应、采用招标等手段,引导企业回归理性。(王昊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