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海发展以70.06亿获得上海普陀长风居住用地,成为今年新的“中国地王”。新“地王”的诞生把央企重新置于整个社会的聚光灯下,大家惊诧莫名地、充满畏服地盯着一个个大鳄一样的央企巨头,眼前如电影镜头一样回放起这场由宽松货币政策导演,具有国资背景的大房企做主要演员的大制作,心情却变得无比复杂。
资金雄厚,气魄惊人,出手不凡。像是根本不用算账一样,又像是很准确地判断了未来,央企拿地的潇洒或疯狂已经成为2009年房地产市场一个突出的印记。唯一需要检验的是,这样的大手笔证明的是市场化多年后央企的前瞻自信还是面对“肥肉”必欲豪吞的盲目与噬利?
众所周知,央企是国有企业的主力军,主要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共和国经济领域的“长子”,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做强做大央企也一直是中国经济生活领域的头等大事。经过多年的发展,卸掉了历史包袱,又进行了大规模重组,实现了和资本市场对接,并享受各种财税优惠和金融支持的央企已经成为各自行业的巨无霸,在房产领域就有中海、保利、华润、招商、中远等著名企业。
按说,以房地产这样一个关系民生、资金又高度密集的行业来说,央企大规模进入,开发出大量品质楼盘正可以起到稳定市场和切实执行中央政策的双重作用。但房地产市场也是一个竞争性市场,央企以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身份介入,高举高打,也难免有抬高市场、与民争利,并且有使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民生方面的政策属性面临失效的可能。
以中海发展此次拿地为例,按总价折算的楼面价高达2.24万元/平方米,而周边在售楼盘的价格大部分在2.2万-2.6万元/平方米。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赚钱,除了房地产整体价格继续上扬外,中海还必须确定面向高端人群的精品开发思路。于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两个基本问题——高房价和面向富裕阶层的房屋供应偏大的结构问题只会日益凸显。而目前开发无利润又总会引起迟开发、捂盘这样的市场行为,这一系列不健康的行为无一不累积着市场的整体风险。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目前国内住房总价值按统计可能超过90万亿元,超出GDP近200%,而城市居民需要花掉近22年的工资(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套房。 因此,很难不用泡沫和不良性形容目前的市场。格林斯潘最近论述世界未来十大泡沫时把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也算了进去。虽然我们有强大的隐富阶层,有史无前例的城市化,每一次泡沫的担忧都被新一轮涨价催灭,但泡沫始终在积聚,而不是释放,危险只是被拖后而已。
高价拿地,所期待的无非是又一场盛宴,盛宴后,又是更高价拿地。以央企来说,参与这样的循环很容易,但如何漂亮收场才是关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经受住社会对央企责任的拷问尤为重要。
□陈联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