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经过上半年前几个月的热卖,价格一路上涨超过2007年制高点,随着二套房贷的收紧以及高房价不降,七八月份成交量持续下滑,有人说刚性需求和投资已慢慢被挤出市场,置业者观望的情绪也渐浓。今年房地产市场的“金九银十”会像往年一样如期而至么?
深圳楼市上周成交量开始微升,后市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开发商、置业者心理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秋交会历来是楼市的战场,既是开发商的战场,也是买家的战场,秋交会的参展情况及市民对秋交会的期望预示着后市变化。记者从秋交会组委会处获悉,万科、招商、深物业、振业、佳兆业、天健、绿景、益田、宝能、鸿威等品牌纷纷参展,惠州、东莞、珠海、中山、海南等开发商早早加盟抢夺市场,金秋之战一触即发。
开发商
乐观后市积极备战
临近秋交会市场高位盘整,卖方不敢掉以轻心,参展企业已经开始进入紧张的准备期,秋交会上将聚集市场上大多数在售楼盘,这个传统楼市旺季将对项目销售起到带动作用。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心理是买涨不买跌,房价上涨对于投资需求吸引力明显,外地参展商都十分看好深圳市场。
佳兆业积极备战秋交会,相关负责人对后市非常乐观,向记者介绍:“佳兆业旗下项目上品雅园、茗萃园、金翠园参加秋交会,将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策略和价格,年底市场将趋于稳定,市民可以在展会上比较众多品牌及楼盘,知名品牌及优质的项目更能吸引广大置业者。”幸福海项目负责人李雅丽介绍:“项目将在近期开盘入市,主力户型58—125平方米的两房、三房,目标客户群是福田、罗湖、莲塘及盐田港的自住及投资群体。目前市场的刚性需求还是存在,周边有换房需求的人很多,他们看重物业的位置、地段、价格等,只要这些因素符合他们的要求,还是会出手。”
东莞蓝山锦湾项目负责人丁耿楠表示:“项目一期因较低的价格及便利交通受深圳人群关注,别墅及洋房单位,购买者中深圳客户所占比例远超东莞本地的客户。参加此次秋交会向深圳市民展示产品,看好深圳罗湖、福田及南山等区客户的置业需求。”惠州光耀城营销副总监沈岸戈表示:“本项目90%的客户均来自深圳,公司今后将以深圳市场为主,今年借秋交会亮相为深圳置业者提供优质产品。”
业界
楼市走向取决于政策走势
折上折、特价房、购房送车等各种优惠促销开始重返深圳楼市,是开发商的营销手段,还是楼市新拐点?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上半年的热销各开发商没有太大销售压力,在政府适度宽松政策下,下半年市场微调,价格小幅波动,后市企稳。近期较多新盘入市将增加市民购买机会,成交量将有所上升,开发商还是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总监张伟介绍说:“从近几年市场情况来看,深圳楼市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七八月份价格上涨主要因市场豪宅成交量大拉高了均价,此部分客户大多利用闲置资金投资保值。此轮市场调整受信贷政策收紧货币投入量减少、市场价格上涨导致市民观望等多重因素影响。开发商的打折幅度不会大,只是营销手段之一。四季度市场的货币投入量将大于第三季度,年底楼市将微涨中保持稳定。”
置业者
房价的上涨压缩市场需求
记者在龙岗、福田等几个楼盘售楼处采访时,多位市民对记者表示,现在房价太高,还是等等再说。置业者新的一轮观望博弈苗头隐现,推迟购房计划,以期秋交会、国庆期间楼盘有更多优惠。
家住大梅沙的宣小姐一直关注楼市,上半年曾看过多处楼盘寻找合适自住兼投资的物业,她表示:“房价太高超出我的预算范围,短期内不会考虑换房,九月份市场上不少新楼盘面市,买房自住置业者还是可以考虑出手。我比较关注盐田片区交通便利、景观环境好的物业,投资、养老都可以。考虑一些目前配套还不成熟,但未来升值潜力大的性价比较高大型远郊楼盘。”家住坂田的刘先生也反映现在楼市价格偏高,会根据自己的购买力,可能选择价格适合的新盘;谁也不知道楼市的底到底在哪里,今年的秋交会值得期待。
家住梅林的赵先生因现在的高房价搁置了自己换大房的计划,他表示:“换房须综合考虑经济、交通、出行、生活等因素,市区更是无力承受,但现在龙岗的一些大户型都卖14000元/平方米了,龙岗中心城1万元我可以接受,但交通出行是问题。居家过日子图的是方便,工作和生活便利才是选房的重要衡量标准,不能每日劳顿、牺牲生活质量。秋交会上楼盘多,会多看多比较并且到项目地实地考察。”
温馨提示
更了解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为确保国庆六十周年大庆期间安定和谐的展览环境,根据有关部门要求,本届展会实行参展实名制和参观登记制。提醒市民注意:参观2009秋交会,先登记,后参观。
2009深圳秋季房交会,为了营造更为和谐有序、优质高效的置业氛围,特别启动“置业导向参观登记”入场服务,所有参观者在入场前,均须按照规定填写《2009秋交会参观登记表》,经工作人员审核后,可免费入场参观。更快捷、高效的入场服务,更舒适的现场体验,更高效的购房引导,更持续的信息服务,十一黄金周,2009深圳秋交会,希望为您做得更多!
本报记者 黄丽芬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